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6月中國宏觀經濟逼近趨熱警戒線 -"十一五"中國將建10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促進產業升級 答問 -中國投資50億用于科技攻關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陸人可申請赴臺接受醫療服務 任何醫療機構不得規避集中采購 -上海世博會呈現兩大創新亮點 動遷工作獲99%以上動遷居民支持  -廣州決定收回80宗閑置土地 堅決打擊囤積 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今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25億元 因災死亡652人 陜西洪災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國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翻番 下半年鋼價不會有大回落  -滬深股市收盤續漲 滬指收盤4471.03點 兩市總市值逼近20萬億元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8月1日起實施 優撫對象可享受3項優待
外國怎樣考語文?教育應該承擔起什么樣的責任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13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在提早到來的北方初夏的熱浪中,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下了帷幕。

去年此時,筆者在本版發表了一篇題為《語文丟失了什么》的文章。

那篇文章主要是拿臺灣當下的國文聯考試題來與大陸語文高考試題作比較,說明同是漢語文考試,卻可以考出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景。

文章發表后,在各大門戶網站上引發熱議,同時也引起筆者對這個問題做進一步探究的興趣。聯想到不同語言及國家的“語文”考試,比如英語或法語國家,它們又是怎樣一番“風景”?

懷著好奇心,筆者搜尋和查閱了諸多資料,果然發現一派旖旎的“異國風光”。思考和感慨之余,覺得有必要寫出來與讀者共享。

綜觀這道閱讀題,編題者在題中注入了豐富的人文精神

先拿當今世界上使用國家和地區最多的語言——英語來說。英國是世界上最早施行現代中學教育會考的國家之一。依據1988年英國教育改革法的規定,英國成立了“學??荚嚭驮u估委員會”(SEAC),其職能相當于中國目前的“教育部考試中心”。

為了有效地組織會考,英國還成立了6個地區性的考試機構,稱之為“考試組”或“考試和評估委員會”。其中英格蘭地區4個,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各1個。各考試組都要為每門學科制定考試大綱。

這里舉倫敦大學考試和評估委員會為例。該考試組為第四階段(KS414~16歲,相當于中國的初中階段)制定考試大綱,其1994年英語課程考試大綱,共有7個部分。誠然,這份大綱從時間上說離今天稍遠了點,但還是能看出大綱中對本國母語教育的總體指導思想。

筆者感興趣的是其中的“閱讀和寫作”評價目標。這部分也是中國現階段高考語文的核心。

按照大綱制定的閱讀目標,倫敦大學考試和評估委員會提出了如下具體閱讀要求:

考生應具有多種閱讀目的,其中包括消遣性閱讀和為研究目的搜尋特定信息的閱讀。

考生應能做到:

(i)廣泛地閱讀文學的和非文學的課文,有探究和表述個人見解的能力;

(ii)交流個人對課文的有事實依據的見解;

(iii)具有對作者使用的手段和結構的敏感意識;

(iv)能夠利用先前的經驗進行推論和演繹的能力;

(v)具有獨立地從一系列資料中進行選擇、搜尋、評價和組合信息。

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些目標,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各考試組在公布大綱的同時,還向下屬各校提供試卷樣本,以統一課程內容和適應考試要求。下面是倫敦大學考試和評估委員會為前述大綱配套的試卷樣本。筆者僅舉樣本第一部分“閱讀和反應”中的“高級等級”目標試題來說明。

(一)閱讀和反應

高級等級:成就目標水平6~10(兩小時)

閱讀一篇故事并回答問題

指定閱讀的故事是肖恩·弗萊恩寫的《鱒魚》,故事情節梗概是這樣的:12歲女孩茱莉婭與家人在G城度假。她和弟弟經常以興奮又驚恐地穿過一條黑暗的隧道為樂事。一天,她發現在隧道石壁上的一個小洞中有一點清水,水中有一條奄奄一息的鱒魚。此后,她經常想到鱒魚在黑暗中浮游的痛苦,想到鱒魚難以度過漫長無比的無水的冬季。于是,有一天,她帶著水罐獨自進入隧道,取出鱒魚,并把它放回江中。

故事之后的考題是:

a.從課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看出茱莉婭正在長大成人,脫掉孩子氣?

b.作者清楚地描寫了茱莉婭一家度假的地方,找出兩處有關該地的描寫,并說明它們為什么對故事是重要的。

c.鱒魚放生,事情雖小,但對茱莉婭的生活卻是重要的。請寫一件你生活中有重要意義的小事件,它標志著你成長的一個階段。

這道題目引起筆者極大的興趣。

故事中的角色是12歲女孩,正好對應了考生的年齡,意味著考生和女孩在心理上有相近之處:同樣喜歡冒險,好奇心強,故考生能夠設身處地去體會小女孩的心理活動。

1.故事內容看上去頗具孩子氣,但其中卻蘊藏著一個少年人心靈成長的秘密。

2.考題a需要考生對課文有整體的理解。即茱莉婭開始時和弟弟兩人一起穿過隧道都感到“驚恐”,可后來“有一天”,她卻“帶著水罐獨自進入隧道”……是什么力量使她突然充滿勇氣,做出這樣勇敢的舉動?這道題可以啟發考生去思索、體會一個人內心變化的歷程,體會一個人的道德感、責任感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巨大力量。其中既需要加入自我的經驗,更要結合故事本身所提供的信息。顯然,這道題緊扣住了“閱讀目標”中“(iv)具有利用先前的經驗進行推論和演繹的能力”。

3.考題b是測試“閱讀目標”中“(iii)具有對作者使用的手段和結構的敏感意識”。

4.蘇格拉底有言:“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笨碱}c由閱讀聯系寫作,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啟發考生回顧自身的生活經驗及內心成長歷程,培養對自我的探索意識和反省意識。

綜觀這道閱讀題,編題者在題中注入了豐富的人文精神:愛、同情、憐憫、道德感、責任感等。而這些也是人類所共同的基本情感。其中很自然地結合了有關寫作技巧方面的知識和練習。所選故事有趣生動,考生做題的過程既是一個檢驗自我閱讀能力的過程,同時也是享受閱讀樂趣、接受情感熏陶的過程。

再來看看我們自己的閱讀題。

以現代文閱讀為例,筆者瀏覽了去年全國及幾個省市的高考語文卷子,有豐子愷的《楊柳》、林清玄的《陽光的香味》、牛漢的《綿綿土》等,今年有《總想為你唱支歌》、《落葉是疲倦的蝴蝶》、《鄉村的風》、《泰山之思》、《焰火的變奏》、《雪野里的精靈》等。毋庸置疑,這些都是較為典范的美文,其共同的風格是:含蓄、詩意、空靈、優美,且文人氣較重。筆者懷疑,如果在閱讀教學中用的都是這樣一類例文,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欣賞趣味會不會過于單薄呢?

而閱讀是和寫作連在一起的。

命題者在著意提醒考生:在堅持自己觀點的同時,又必須防止思維的偏執,褊狹

再來看看寫作。

關于寫作的目標要求,倫敦大學考試和評估委員會1994年英語課程考試大綱是這樣制定的:

(3)寫作

考生應能寫作多樣體式的文章,對文學作品應有批評性和想象性的反應。寫出自己的經歷,表述自己感受到和想象出的事物。

(i)理解、安排和提出事實、觀點;

(ii)具有讀者觀念和多種情境中的文體意識;

(iii)熟練使用恰當的語法結構、具有分段、造句、標點和拼寫習慣;

(iv)理解和欣賞包括自己的作品在內的選文。

與此相對應的試題如下:寫作

基礎等級:成就目標水平4~6(兩小時)

考生被要求閱讀兩份材料:一篇是文字材料,題為《是音樂,但傷聽力》;另一篇是一組關于立體聲、盒式錄音機、電池、印刷電路板以及有關各種名牌、型號耳機的鑒定等圖文說明書。讀后要求從下面四個問題中選答問題。

1.約翰史密斯想要一個“walkman”電子玩具,他請祖母給他買。但是,祖母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因此約翰史密斯必須給祖母寫封信,向她正確地解說什么是“walkman”,它如何工作以及買哪一種好,請使用上面提供的兩組材料去寫信(此題必做)。

2a.你想周末在一家電子商場干活兒,老板要會見你,你必須知道有關“walkman”的情況,老板才相信你適合干這項工作。當顧客選購“walkman”時,他們應該知道哪些有用的信息。

2b.假如你家需要3件技術產品,你選擇哪幾種?為什么?

2c.想想你最喜歡買到什么(也許是設備服裝或玩具)。給你的朋友或親屬寫信,詳細說明它們是什么,在哪里能買到以及你買它的原因。

“walkman”就是曾一度流行的“隨身聽”。

這道題也出得頗有深意。角色是兩個:約翰史密斯和他的祖母。一個是喜歡追逐時尚的少年,一個是對這些玩意兒不那么“感冒”的祖母。前者有求于后者。這就意味著前者必須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后者描述這個正流行的“東東”——“walkman”,并且說服后者心甘情愿地為他掏腰包。這件事既富于挑戰性又充滿樂趣和刺激:除了將這個“玩意兒”的特點和功用說明白之外,考生還需要調動自己的想象力,以情動之——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

考生若想幫助故事中的小“約翰史密斯”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先將上面的兩組材料讀懂并充分消化,之后變成自己的語言,用到自己的信中去。在這道試題中,有關寫作的4個目標均被囊括其中。

顯然,考生通過這道題鍛煉的不光是整合資料的能力和描述一件事物的能力,同時也還有說服別人的能力,即與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對長輩的尊敬和禮貌??傊夹g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而這件事本身,也是考生自己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

至于下面的3道題,則是基于第一道題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如果第一道題完成得好,下面幾道就輕而易舉了。

筆者從這道題中看到的是他們的“說明文”教學(國內的叫法)的思路。筆者做過十幾年中學語文教師,了解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說明文教學和寫作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就教材來說,有關說明文一類的課文是教材中最枯燥的,如初中教材里的傳統課文《趙州橋》、《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向沙漠進軍》等,從內容上來說都離學生生活較遠,且幾十年來沒什么變化。老師教起來索然無味,學生學起來也味同嚼蠟,在寫作教學中更缺乏實際的指導意義。

而在實際生活中,隨著高科技時代的來臨,各種新的電子產品不斷開發并大量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對這些產品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對實用性、說明性文字的寫作能力的掌握也日益迫切。筆者曾幾次聽到清華大學建筑系的一位老教授感嘆,說現在清華的研究生連一篇介紹自行車構造及功能的說明文也寫不好,就會寫那些空洞無物、言不及義或者無病呻吟的議論文或抒情文,而不能夠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把一個事情說清楚,讓人聽了心里明白。他認為我們中小學寫作教學有很大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忽視寫作的工具性。另外,筆者也不止一次聽人抱怨,說現在一些產品的使用說明書都看不懂,有的不看倒好,越看越不知道怎么使用了。至于企業老總抱怨手下員工寫不好一份市場營銷計劃就更不新鮮了。

聯系這些情況,我們不能不承認倫敦大學考試和評估委員會英語課程考試大綱中這道寫作題出得高明。試題一方面緊扣住時代的變化、社會的變化,而且有文有圖,充分考慮了讀圖時代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由此也反映出教育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理念。

如果說上面這道屬“基礎等級”的試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寫作說明性文字的能力的話,那么,下面這道題則側重于另一方面的寫作能力。

高級等級:成就目標水平6~10(兩小時)

閱讀下列兩組材料,并回答問題。

第一組材料兼有圖畫、文字和照片,題目是《獵狐:支持或反對》。第二組材料圖文并舉,題目是《血腥的戶外運動》,其中列舉了追獵野兔、斗狗、打鳥、誘殺獾,以及釣魚等項目。

試題如下:

1a.議會正在討論并表決是否應該禁止野外運動,你對此正猶豫不決。請你寫一篇短文,扼要地說明贊成還是反對這些體育活動。引用給定的兩組材料,意見不能偏袒。

1b.按照你認為合適的觀點,為你的議員寫一份簡明的辯論書,要有說服力。

2.有時,人們不可預料地改變了原有的觀點。請寫一個發生了某事的場景,致使家長或老師改變了他們原來的重要觀點。

英國是代議制國家。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方式主要是選出地方議員作為自己意見的代言人。議員即民意代表。因此,公民有責任將自己的意見提供給本地區的議員,再由議員在議會上進行討論表決。這道試題便是以這個制度為背景的。

試題選擇了兩個事例。第二題緊承第一題。前者是以個人觀點,后者是以議員身份,暗合了寫作目標(ii)“具有讀者觀念和多種情境中的文體意識”。但后者相對來說更難。值得注意的是,在試題(1a)和試題(1b)中各出現了“扼要”和“簡明”兩字。后者還強調“要有說服力”。這就表明文章必須言之有物、簡潔明了,不能空發議論。

考生若要寫好這篇短文和論辯書,不僅僅要將題中的材料進行綜合分析,而且平時對這類公共問題必須有所關心了解。因此,考生從中得到的不僅僅是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并且也得到了一次如何行使自己公民權利的“預演”機會,或者說公民意識的教育,學會對公共事務的關心。從這一點來說,教育也是為“政治”服務的,只是命題者做得非常自然巧妙罷了。

但最具挑戰性、也最能見出編題者深心的當屬最后一題——第2題。編題者在前述題目的基礎上,頗具戲劇性地宕開一筆——跳出了前兩題的條件,設想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例外。編者似乎有意啟發考生:世界是復雜的;生活并不總是按正常的邏輯來運行的,生活中總是有種種無法逆料的意外。編者在著意提醒考生:在堅持自己觀點的同時,又必須防止思維的偏執,褊狹,學會正確的放棄,學會尊重客觀事實。這與其說是對寫作方法的培養,還不如說是培養一種真正的科學精神。

反觀我們的議論文教學,如果用3個字——“假大空”來形容似乎并不過分。這些年來,社會對它的詬病早已不絕于耳。筆者檢閱近兩年全國高考統一試卷及各省市單獨出題的高考作文題目,發現2006年有《讀》、《談意氣》、《愿景》、《肩膀》、《人與路》、《走與?!?、《生無所息,生有所息》等;2007年有《人生,詩意還是失意》、《詩意的生活》、《懷想天空》、《行走在消逝中》、《季節》、《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心中的一泓秋水》、《要說愛你不容易》等;還有更別出心裁的,以一句古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為題讓考生借以想象發揮……乍一看,這些題目出得都頗具新意,且被認為富于“詩意”和“文化內涵”,“發揮空間很大”,并且從中能體會出命題者的辛苦和努力。但仔細推敲,均不免給人空泛、晦澀和玄虛之感。考生審題時很難找到切入點,從而真正寫出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結果很容易雙腳離地,凌空蹈虛,泛泛而談;或者牽強附會,無病呻吟,矯揉造作。難怪今年高考作文試題在新浪網上公布后,有不少網友留言:“……估計出題者如果自己用《懷想天空》寫一篇作文,也必定好不到哪里去?!路鹂吹健痢量忌紙錾涎鐾炜盏拇魷鵁o助的眼神……”,“××這種題目(指《行走在消逝中》)激發了我的文藝腔……”,“××的作文(指看圖作文《出事了》)比較晦澀,考生不好把握,有點漫無邊際的感覺,難為今年的孩子了”。也有網友直截了當地說:“我覺得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不能太晦澀?!?/p>

筆者不知道,一個少年在高中三年的時間里,反復地做這類作文練習,培養出來的是什么樣的寫作能力和思維方法?對他畢業后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又有哪些實際的用處?

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紛紜的時代。我們的國家、社會,有多少需要我們去面對、去思考、去關注的事情!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把作文命題的觸角伸向這方面,把題目出得切實一些、明晰一些,引導學生真正去關注社會,思考人生,觸摸時代,探索自我?如果這樣,每年也不至于有那么多因為“跑題”而“屈死”在作文上的考生。

總之,對比英國中學的寫作教學,我們似乎有不少東西需要借鑒。從某種意義上說,倫敦大學考試和評估委員會這個試卷樣本也帶有應試教育的“嫌疑”:下屬各校的試題必須按照這個樣本來出。但這種“應試”所產生的導向性似乎跟我們正好相反,正像電池的“+”和“-”一樣。

教育應該承擔起什么樣的責任,讓新一代具備從紛繁雜亂的信息中辨別真偽的能力

說完了英國,說美國。

為了較具比較價值,筆者特地托大洋彼岸的朋友找到一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06年高中會考英語語言藝術試題集。這冊試題集共有160頁。

也許是兩個國家同以英語作為母語,美國試題的思路跟英國有很多相近之處。

以下是關于寫作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1.電視、收音機、報紙和通過與他人的對話只是我們能得到新聞的幾種渠道。大部分人可能會每種都用一些,但一些人會完全依賴某一種新聞渠道。請寫一篇短文討論某一種新聞渠道相關的優點和弱點,并舉例闡述你的觀點,使得讀者完全理解這種特殊的新聞來源的利弊。

2.在你上學期間,你細細地琢磨過許多人,請回想其中一位你曾細細琢磨過的人,是什么使得這個人與眾不同?請寫一篇短文討論這個人,說明是這個人身上的什么東西使他非常特殊,請用例子和細節來支持你的觀點。

寫作注意事項:

1.仔細閱讀要求。

2.組織好文章的前部介紹、文體和總結。

3.用特殊的細節和例子來全力支持你的觀點。

4.針對讀者和你自己的目的選擇適當的詞。

5.句式多樣化,使得文章讀來有趣。6.檢查語法、拼寫、斷句、大小寫……

筆者看了第一組材料后不禁暗暗叫絕——這個題目出得實在太好了!

毋庸置疑,我們已置身于一個全球性的信息時代,鋪天蓋地的信息常常使我們迷失方向。教育應該承擔起什么樣的責任,讓新一代具備從紛繁雜亂的信息中辨別真偽的能力?我想,上述這道寫作題很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這兩道題的共同目標是教會學生如何了解社會、了解他人,如何培養自己的判斷力和理解力,而且題目內容既簡潔明了,又具體切實。命題者似乎唯恐考生跑題,還將寫作注意事項交代得一清二楚,讓考生一看便明白應該如何去完成。從這些內容及注意事項背后,我們不難體察到命題者的友善和“人文關懷”。

與之相比較的是,我們的寫作要求往往是:

小作文:車站一瞥,請寫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

大作文:走與停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會引發我們對自然、社會、歷史、人生的思考和聯想,請以“走與?!睘轭},寫一篇6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這已經算是最詳細的,通常就是“請以‘××’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難怪年年有那么多的考生跑題!

美國試卷的閱讀部分,所提供的閱讀文章在內容上與寫作有相通之處。比如,如何去寵物醫院做志愿者或如何與寵物打交道;到餐館怎樣做禮儀迎賓及相關責任;如何設置密碼;怎樣排列錄像店里的帶子以使顧客最方便;一個愛好藝術的學生從不會做飯,可在幫助一個朋友安排聚會時卻要做三明治,學生將三明治當成藝術品一樣做,結果非常成功;還有收音機的使用手冊等等??傊?,都非常生活化,且都與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和品質修養密切相關。

此外,特別引起筆者興趣的是他們的標準化選擇題。由于篇幅關系,筆者選了一篇最短的詩歌《母親曾有的勇氣》作為例子:

母親曾有的勇氣

母親曾有的勇氣

已隨她而去,與她一同靜靜地安息,

英格蘭采石場里來的巖石,

現在已變成了花崗巖山上的一塊花崗巖。

母親曾戴過的金胸針,

她遺留給我來戴,

這是我無比珍惜的東西,

但它卻可以閑置一邊。

噢,假如,她留給我的,

是她那帶進墳墓的東西——

那如巖石般堅強的勇氣,

那是她現在不再需要的,而我卻需要。

這首詩的作者是愛德娜·圣·文森特。

下面是有關的選擇題:

1.以下哪一句最適當地表達了這首詩的主題?

A.個人的勇氣比有價值的實物更重要。

B.只有女兒才能表達對母親的情感。C.有一個金胸針比什么也沒有強。

D.像勇氣這些個性特征不如珠寶有價值。

2.以下哪一句在這首詩中流露出悲傷和遺憾的情感?

A.英格蘭采石場里來的巖石,B.噢,假如,她留給我的,C.母親曾戴過的金胸針,D.那如巖石般堅強的勇氣,

3.以下哪一組詞最好地描述了這首詩所表達的情緒?

A.敬仰和思念B.猜疑和嫉妒C.敬畏和驚訝D.憤怒和厭惡

請注意,這可是高中畢業會考的閱讀題??!筆者有些疑惑地一連看了另外好幾道題,內容有戲劇、故事、描述性說明文等,都差不多這么簡單。相比之下,我們的語文高考閱讀題不知要比這難多少倍!不過這個“難”字的確切解釋是“似是而非、撲朔迷離、聲東擊西、刁鉆古怪”。

從這些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出,法國“語文”教學所涵蓋的深度和廣度

如果說上述的例子都是關于英語國家的考試情形,那么我們再來看看法國的。

法國沒有統一的“高考”,大學錄取是依據高中畢業考試成績。會考通常在6月中旬舉行,跟中國每年的高考時間差不多。法國的高三分文、理、經濟三科。下面是2001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作文題。各科均有三題,可選做一題。

文科

1.“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2.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

3.試分析休謨“論結伴欲望和孤獨”一文的哲學價值?!敖Y伴”是人類最強烈的愿望,而孤獨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懲罰。

經濟科1.什么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

2.“給予的目的在于獲得”,這是不是一切交流的原則?

3.試分析尼采“論罪行與犯罪”一文的哲學意義。作者在文中提出問題:輿論在了解了犯罪動機和作案具體情況后,即能遺忘錯誤。這種現象是否有悖倫理原則?

理科1.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利?

2.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和知識的局限?

3.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會性”一文的哲學含義。盧梭說:“我們對同類的感情,更多產生于他們的不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為共同利益聯系在一起的基礎是利益,因共處逆境團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感情?!?/p>

看到這樣的題目,筆者真是感慨系之。

筆者不想再多做評析了。從這些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出,法國“語文”教學所涵蓋的深度和廣度,以及他們對國民基礎教育的理念和目標。并且,由此也可以聯想到法蘭西民族的素質、教養和內在的精神氣質。

由于所看到的資料有限,筆者只能做一點浮光掠影的介紹。筆者深知,比之世界上別的國家,中國的高考承載了太多也太沉重的內涵。因此,這些比較的意義也是相對的。我們企望讀者透過這一派“域外風光”,對中國當下的語文教育有更多的理性反思。(王麗)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圖片新聞:
長江上游強降雨形成新一輪洪峰 三峽工程首次發揮防洪功能
中國將在北部灣重點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緩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