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結與建議
近10年的科技評價改革是改革開放以來力度最大、出臺文件最為密集的時期。這一方面源于我國科技發展到了從“跟跑”向“并行”和“領跑”過渡的階段,需要科技評價體系轉變;另一方面也是科技評價的問題積累已久,解決問題的急迫性日益增加??傮w來說,這10年的改革成效是明顯的,但是,差距依然巨大。這次的改革成效大體可概括為“表層強,中層半,底層弱”。所謂“表層強”,是指這次改革比較好地破除了“三評”中的不合理的評價數量、頻次、指標問題。“中層半”指在獎勵制度、人才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等方面啟動了改革,但是改革還在半途?!暗讓尤酢敝缚萍荚u價改革尚未實現在引導科研人員追求卓越的價值導向方面的根本好轉,沒有解決好“破”之后“立”什么的問題。
成效與經驗
以“減量”和破“唯”為主的科技評價改革,取得了較好效果,得到了科研人員的肯定。通過“減量”改革,減少了29%的評價事項。通過破“唯”改革,消除了大量不合理的評價指標量化標準,代表作制度得到公認。這些改革也與國際上科技評價改革(如《舊金山宣言》⑨)的趨勢相一致,并且力度更大。
一批領先機構在改革中發揮了主動性和積極性,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資助機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分別在項目評價、人才評價、機構評價上探索了新型的、更加與國際接軌的評價方法。
在科技獎勵制度、科技人才計劃及科研經費管理等科技評價相關領域改革上取得了不同進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在價值取向上糾偏的作用。其中,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力度較大,科研人員獲得感較強;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朝壓縮國家科技獎項數量的方向在努力,已有較大力度但還沒改革到位;科技人才計劃改革在限定單個科研人員“帽子”數量上有初步進展,但是改革的力度不大。
此輪改革主要以政府政策推動為主,政策體系脈絡清晰、層次分明。①政策體系脈絡清晰,即以“三評”為改革對象,以“減量”和破“唯”為抓手。其中,破“唯”又分為在評價指標上破“唯”,以及破“唯”所涉及的獎勵制度、人才計劃和項目經費管理的改革。②政策體系層次分明,即以“三評”文件為綱領,科學技術部等隨即響應發布破“唯”行動方案及其他配合文件,教育部等各部委及地方密集出臺相應文件,形成政策合力。
問題
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評價治理體系。科技評價的問題需要利益相關方共同解決,需要明確各利益方的任務與責任。此輪改革以政府出臺政策為主,但是,政府自身該改什么,資助機構、研究單位、科研人員、出版商、科技社團等該改什么,其中責任不清、分工不明。責任、分工的落實本應是此輪改革舉措落地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從治理體系角度看,當前之所以無法形成有效的科技評價治理體系,其中主要矛盾在于政府在科技評價的管理中該做什么,如何隨著科學共同體的成熟而逐漸放權,以及如何促進科學共同體自立自強自主等。
科學共同體作用發揮不夠。這個問題可以看成是前一問題的延伸,表現在3個方面:①此輪改革由政府推動為主,科學共同體雖然歡迎但只是被動落實,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以至于科學共同體還在等政府破“唯”之后“立”出新標來。②分層評價理論體現不夠,因為不少單位SCI論文沒幾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沒申請到幾項,還沒到破“唯”的階段。③政府放權不夠、大一統管理色彩重,而處于“領頭角馬”位置的單位也不敢輕易在“立”新標上大膽闖。
對適應融合科學等新的研究范式的評價方法關注不夠。當前正在興起的第四范式、學科交叉、數據驅動的科研等大體可歸為融合科學范式[20]。相比傳統研究,融合科學更強調問題導向、強調交叉融合,這對包括我國科學界在內的整個科學界都是巨大挑戰。對此,國內關注還不夠。如何從傳統評價過渡到更加開放、更加動態因而也更復雜的融合科學范式下的評價,這些研究和實踐都不夠。
從我國科技評價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來說,還存在許多問題,包括同行評議公正性、評價方法專業性、評價管理科學性(如防止排名榜無序發布)等,而這些問題又與其他因素如科學文化、科研誠信、科研水平等問題相關密切,值得關注。
建議
科技評價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未來仍然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為此,提出4點建議。
著力建設良好科研生態環境,破“唯”要繼續破在本體上。政府層面應進一步推動“放管服”改革,包括:大量壓縮中央部委層面的各種人才計劃,將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落到實地;將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進行到底,明確國家三大獎的獎勵性質定位而非評先進工具,同時,大力鼓勵社會力量特別是學會設獎;協調巡視、審計等的政策標準,以落實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成果,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防止增量沖動,保持科技評價減量成果。準確落實中央“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文件精神,通過預算績效評價不斷完善宏觀科技管理體制機制,避免對基層單位和科研人員的重復評價。
分類評價,分層推進。鼓勵不同類型、不同層面科研單位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科技評價方法,尤其鼓勵學術高地發揮自身優勢承擔試點探索立新標的任務,發揮“領頭角馬”的帶頭作用。
跟蹤科技發展新趨勢,創新科技評價方法。鼓勵開展針對融合科學等新的研究范式,以及大數據等新型發展趨勢的科技評價方法研究,力爭在國際上占得先機。
(作者:徐芳、李曉軒,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吨袊茖W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