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聯系日趨緊密
知識產權成為實施貿易保護的工具。發達國家開始感受到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基于此種壓力,部分發達國家興起了進行貿易保護的做法,比如運用“337?調查”“特別?301?條款”和“332?報告”等打擊新興國家開拓海外市場的努力。2018?年?2?月,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首份貿易政策報告,重申了更積極地執行《美國貿易法》的決心。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公布“301?調查”結果,并表示將依據該結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實施大范圍的關稅征收,且指出會針對中國企業對美國的企業所實施的投資和并購等行為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和限制。此后,美國頻繁利用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發起貿易壁壘,維護本國利益。美國倡導以“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但是美國以“美國優先”為基礎,完全違背互惠互利原則,追求絕對一致的“對等”,曲解了公平貿易的概念。
知識產權成為掀起貿易摩擦與沖突的借口。在知識產權方面,美國“301?調查”結果報告提出其所謂的?3?項指控:①中國通過入侵美國商業計算機系統,竊取網絡知識產權和敏感商業信息。②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足。在中國存在大量諸如竊取商業秘密、惡意注冊商標、企業專利侵權、廣泛存在假冒產品和盜版產品傳播問題等。③中國利用《反壟斷法》獲取美國知識產權,執法中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實際上,根據我國?2018?年?9月發布的《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2014?年,知識產權法院在中國的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設立起來,負責專門管理相關區域內的知識產權案件;自?2009?年開始,全國范圍內共設立了?16?個專門知識產權法庭,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知識產權案件審理的專業化程度和審判水平。據《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2017?年全國各級審批機關全年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近?22.6?萬件,公安機關偵破各類侵權假冒犯罪案件近?1.7?萬件,行政執法機關共查處各類侵權假冒案件約?20?萬件。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付出的努力也取得了積極效果,美國商會全球知識產權中心(GIPC)發布《2018?年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中國位居?50?個經濟體的第?25?位,較?2017?年上升?2?位。
發達國家鼓勵本國企業海外維權并保護其經濟利益。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國家關注和推動國內企業知識產權的世界保護。美國的行為實踐最為明顯,其《專利法》在很多方面都體現了美國政府對本國利益的一種保護。韓國也積極運用知識產權和貿易規則保護本國企業利益及其在國外的知識產權。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也為了維護國家利益,特別積極立法保護本國的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等知識產權,并在國外監視侵害印度傳統知識的任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