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星化學的發展建議
無論是行星化學的科學研究,還是行星化學的學科建設,我國都遠晚于歐美及日本等行星科學主要發達國家(圖?2)。這個現狀和我國要發展成為航天強國的目標并不相稱。為了加速我國行星化學的發展,建議可以從?3?個方面開展建設。
加強行星化學學科的課程建設。鑒于我國將開展一系列深空探測任務,行星化學的學科建設應當進行前瞻性的部署和建設。目前在國內大學中,行星化學課程一般只對少數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開設,受眾很少,學生專業面狹窄,這對于學科的發展是極大制約因素。而行星化學本身,具有交叉前沿學科的特性,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學生,使得學生具備綜合研究素養,培養激發其科研創新能力。在國際行星科學研究領域具有極高聲望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球科學等專業的本科生都可以選修行星科學系的課程;而該校月球與行星實驗室的創建者杰拉德?·?柯伊伯教授實際上是一名天文學家,在該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也都具有不同的學科專業背景。正是因為來自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研究者無壁壘地參與行星科學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因而使該校一躍成為國際行星科學領域的領軍高校之一。就我國現狀而言,在有條件的大學和學院的本科教育中,應當自上而下,著眼于從宏觀層面布局并開設行星化學的相關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同時開放給地質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專業的本科生選修。在擴大影響力的同時,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行星化學并產生興趣,繼而投身于行星化學的專業學習中。而對于行星化學專業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必須以國際高水平學科建設體系為指導,依托我國深空探測任務的需要,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完整的行星化學課程體系。這些課程也可以開放給多種專業背景的研究生。不同學科、不同知識背景的研究生之間的碰撞交流可以促進行星化學這一交叉學科的發展。
深化行星化學學科教學與科研的結合。行星化學科學研究的發展可以顯著促進行星化學學科的發展。以?20?世紀?70?年代的月球樣品研究為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宇航員將大量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品帶回地球,科學家通過對這些月球樣品的分析,獲得了突破性的科學成果。同時,這些研究也將大量學生培養成了行星科學家。直到半個世紀后的今天,“阿波羅登月計劃”時代培養的行星化學家還在對這些月球樣品進行分析,新的科學成果依然不斷涌現。這也導致“阿波羅登月計劃”對行星化學學科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像這樣由數量眾多的科研機構和大學共同協作完成的大規模行星科學研究項目對行星化學學科發展有顯著推動作用。我國已批準或計劃進行一系列的深空探測任務。這些任務勢必引起一系列行星化學相關的科學研究。通過有效規劃,這些研究必然為我國行星化學的學科發展帶來非常好的機遇,極大地促進學科發展。行星化學學科的快速發展也必將增強我國行星化學研究隊伍的建設,提高我國行星化學研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