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
由于黃土孔隙度較高,透水性強,具有較高濕陷性,抗沖刷能力差,加之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特殊地貌和集中降雨的格局導致嚴重的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問題,制約著鄉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47.2?萬平方公里,其中侵蝕模數大于?8?000?t?km?2a?1,占中國同類面積的?64.95%。自公元?740?年以后,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持續增加,其中1800—1957?年,水土流失導致入黃河泥沙高達?16?億噸/年。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導致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威脅著黃河下游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而且導致受災區內耕地肥力下降、加速耕地退化。有報道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每年約有?8?噸表土從坡耕地流失,每公頃損失全氮?12—22.5?kg、全磷?22.5?kg、全鉀?300?kg?。
經濟社會發展滯后
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自然生態環境稟賦相對較差,除了造成生產力下降等經濟損失外,還嚴重影響了該區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投資環境,降低了人類生存生活質量,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研究表明,黃土高原生態與生產系統耦合發展度處于較低水平,其中?62.7%?的縣域處于嚴重失調發展階段,30.1%?的縣域處于輕度失調發展階段,7.1%?的縣域處于低水平協調發展階段。對于丘陵溝壑區生產與生態耦合度更低,生產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溝壑縱橫嚴重制約了交通發展,導致“見個面面容易,拉個話話難”的悲催景象,從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目前,黃土高原是我國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區域,也是脫貧攻堅難度較大的區域之一。未來如何協調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小康社會建設之間的關系,促進生態系統與經營生產活動、社會系統耦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