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力推“產能合作”與“一帶一路”,打造“經濟外交”新格局。
《綱要》第十一篇明確提出“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強調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協同推進“戰略互信、投資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入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對內促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對外有序轉移過剩產能。以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行業為重點,采用境外投資、工程承包、技術合作、裝備出口等方式,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建立產能合作“項目庫”,推動“重大示范項目”建設;引導企業集群式走出去,因地制宜建設“境外產業集聚區”;加快拓展“多雙邊”產能合作機制,積極與發達國家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完善財稅、金融、保險、投融資平臺、風險評估等服務支撐體系。
二是強化拓展海外利益的“服務保障”。推動同更多國家簽署高標準雙邊投資協定、司法協助協定、稅收協定,爭取同更多國家互免或簡化簽證手續;構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維護我國“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權益”;健全反走私綜合治理機制,完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監管措施,完善風險防范體制機制:提高“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完善領事保護制度,提供“風險預警、投資促進、權益保障”等便利服務。
三是從三個層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其一,健全“一帶一路”合作機制。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健全“一帶一路”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推動與沿線國家發展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推進沿線國家間的運輸便利化安排,開展沿線大通關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基礎、各類基金引導、企業和機構參與的多元化融資模式;積極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設,發揮“絲路基金”作用,吸引國際資金共建開放多元共贏的金融合作平臺;充分發揮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橋梁紐帶”作用。
其二,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推動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新亞歐大陸橋、中巴、孟中印緬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推進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構建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支持中歐等國際集裝箱運輸和郵政班列發展,建設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和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建設,參與沿線重要港口建設與經營,推動共建臨港產業集聚區,暢通海上貿易通道;推進公鐵水及航空多式聯運,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強重要通道、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打造具有國際航運影響力的“海上絲綢之路指數”。
其三,共創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辦好“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發揮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作用;廣泛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環保、衛生及中醫藥等領域合作,構建官民并舉、多方參與的人文交流機制;加強衛生防疫領域交流合作,提高合作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推動建立“智庫聯盟”。
四、全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充分展現“大國擔當”。
《綱要》第五十二章為“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強調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地位”。堅持互利共贏原則,促進全球貿易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堅定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維護“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貿易投資中的“主渠道”地位,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