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這份歷時兩年多,由多個部門共同起草的綱領性文件,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描繪了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藍圖。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為幫助讀者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楊多貴梳理了生態文明建設50個核心問題,以饗讀者。
1、生態文明的概念是什么?
生態文明是人類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第四次文明,它源于對發展的反思,也是對發展的提升,是對傳統工業文明的揚棄和升華,是人類踐行可持續發展法則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它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新的文明形態、新的社會形態。
2、生態文明建設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生態文明建內容包括生態建設、培養可持續消費模式、發展生態產業、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等多領域、多層次、多視角的建設內容。在注重生態產業文明(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服務業)建設同時,需要兼顧生態制度文明、生態意識文明(包括樹立生態憂患意識、生態科學意識、生態價值意識、生態審美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和生態行為文明建設。
3、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綠色化”內涵是什么?
《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是首次提出了“綠色化”,《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綠色化”被賦予即“新四化”之后的“第五化”。“綠色化”不僅有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內容,還有上升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總體目標,而“綠色化”則是具體道路。
4、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有哪些重大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內在要求;
生態文明建設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選擇;
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抉擇,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
5、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
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
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
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
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
6、什么是生態功能區劃?
生態功能區劃是實施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是以正確認識區域生態環境特征,生態問題性質及產生的根源為基礎,以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目的,依據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不同,生態敏感性的差異和人類活動影響程度,分別采取不同的對策。它是研究和編制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