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衛視記者:
接著剛才的問題,現在熱議的是安徽的兩優0293的個案,出現了減產和絕收的情況,是不是跟氣候和污染有關系,有哪幾個原因,會不會對我們超級稻的研究有影響?
2015-04-14 10:51:03
張桃林:
最近大家比較關注,事實上農業部也對這個問題作了解釋。我理解,還是跟我前面講的原因相關聯的,每個品種有適應的區域的,這個品種是按照正常年檢算,在江淮地區包括安徽是適宜的,但是這一品種在品種審定過程當中,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抗稻瘟的抗性比較差,正好去年年檢是相對比較特殊的年份,所以把它不足抗性問題就顯露出來了。所以還是要加強品種的適應性評估。
2015-04-14 10:51:33
香港大公報記者:
之前我們也聽到一些說法,有的說農業面源污染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污染源,還有說農業面源污染是占到我國全部污染排放的半數以上。針對這些說法,張部長怎么看?
2015-04-14 10:58:43
張桃林:
農業面源污染的問題非常突出,尤其是前面列舉的一些問題,在有些地方還有發展或者加劇的趨勢。現在的面源污染,要全面看它,空間變異是非常大的,但是總的來講,形勢不容樂觀。第二,現在面源污染有一些地區雖然在加劇,但是也有不少的地方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一些好轉,這實際上是為我們今后打好攻堅戰提高了基礎,也是堅定了我們的信心。第三,可能對這個問題還是要客觀地看。現在比如說講污染源調查,我們2007年整個污染源的調查,其中農業源在里面占的比重是比較高的,而且我們2012年按照原有一套監測方法來監測的結果,還有所增加。但是我覺得對這個問題怎么看,還是要比較科學辯證地、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排放量,不是污染量,不是真正進入水體的物質,因為我們現在監測農業面源污染,跟工業不一樣,工業和生活污染是點源污染,基本上是按照直接排放到水體里面的量來算。農田監測,從監測樣區或者小區里面流出以后,流到田溝甚至到濕地,會逐級被消納,通過地表徑流或者土壤進入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是有限的。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們農業排放物質和工業的“三廢”還不太一樣,相當一部分如果利用好了,是營養物質資源,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它變廢為寶,揚長避短,避免它的環境負面影響和效應。
2015-04-14 10: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