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2013年全省和省級預算草案
(一)2013年我省財政形勢。
結合國內外經濟形勢分析,預計2013年我省經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財政收支有望保持在穩定增長區間,但同時也面臨不少減收增支因素。收入方面,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主權債務危機將對出口產生不利影響,制約了出口相關稅收收入增長;2012年以來工業、投資、外貿出口、企業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的低位增長以及經濟下行壓力將明顯影響2013年主體稅種收入的增長;房地產調控和信貸緊縮政策對財稅收入產生的沖擊將繼續顯現;國家出臺的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從2012年11月開始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等政策將進一步影響財政增收。預計2013年財政收入難以實現較高增幅,將基本與經濟增長的速度相適應。支出方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加大水利建設投入等各項政策,保障“三農”、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體育、保障性住房、交通、節能環保等重點支出,落實促進轉型升級等各項戰略部署,都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財政支出壓力較大,收支矛盾突出。
?。ǘ┴斦A算編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編制2013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及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構建并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共財政管理體制的要求,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深化公共財政預算編制改革,將“穩增長、優結構、促規范、強監管、保民生、重節約、提績效”和集中財力辦大事貫穿于財政預算編制工作始終,依法強化收入管理,積極組織收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保障省委、省政府各項重點支出和民生支出;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均衡區域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始終當好我國財政工作的排頭兵。
編制2013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的總體思路是:一是保持預算編制政策的連續性,既要保持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核心任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連續性,又要繼往開來,體現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的總體部署和工作要求。二是提高預算編制的統一性,建立健全統一的基本支出定員定額標準體系和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提高預算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體現預算編制的公共性,財政支出安排要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和社會公共利益為目標,既注重支持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又加大對民生和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四是注重預算編制的創新性,開展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工作,加大預算信息公開力度,改進和創新稅源培植方式,創新財政對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的支持方式,引導社會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投入。五是強化預算編制的全盤性和剛性,財政預算編制應體現增強預算約束力和績效評估,減少自行審核安排的支出規模,減少年中追加資金比例,減少資金安排自由裁量權。六是擴大財政支出的競爭性,拓寬財政支出競爭性分配領域,進一步深化競爭性分配改革,完善競爭性分配制度,實施經營領域財政資金股權投資管理改革,將行政審批性支出壓減到最低程度。
編制2013年省級財政收支預算的基本原則是:堅持積極穩妥,實事求是。堅持應征盡收,加強收入征管。堅持量入為出,確保收支平衡。堅持厲行節約,控制一般性支出。堅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支持轉型升級。堅持民生優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支持“三農”工作。堅持先行先試,支持社會管理模式創新。堅持深化改革,完善財政體制機制。堅持規范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ㄈ?013年全省公共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結合貫徹《國務院關于編制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通知》關于“收入預算編制要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留有余地,與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等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相適應”的要求,建議參考2013年廣東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的預期目標,2013年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按可比增長10%安排,預計達到6656.4億元(詳見附件一表7),人均收入6336元,比上年增加527元,增長9.07%。
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主要情況如下:增值稅945億元;營業稅1471億元;企業所得稅966億元;個人所得稅365億元;城市維護建設稅382億元;土地增值稅390億元;城鎮土地使用稅128億元;房產稅199億元;非稅收入1306億元。
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按可比增長9.5%安排7556億元(詳見附件一表8),人均支出7193元,比上年增加181元。
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主要情況如下:教育支出1665億元;科學技術支出245億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9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37億元;醫療衛生支出579億元;節能環保支出212億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59億元;農林水事務570億元;交通運輸支出604億元;住房保障支出182億元。
單位: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