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2.消費平穩較快增長,結構升級加快。2011年,重慶市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增幅高于上年,加之“美食之都”、“萬村千鄉工程”等建設有效改善了消費環境,推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7%(見圖7),高于全國增速1.6個百分點。城市消費提檔升級,文化、健康和時尚、旅游類消費成為新熱點。汽車類商品銷售增幅放緩,家裝消費受公租房入住等帶動持續較快增長。隨著汽摩家電下鄉政策效應減弱,農村消費增長有所放緩,但農戶的醫療保健和文化教育娛樂支出仍大幅增長。重慶參照家電下鄉政策啟動電腦下鄉工程,有效促進了農村消費升級。
3.結構調整推動外貿、外資持續高速增長。2011 年,重慶市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165%和90%,均創歷史新高,進出口差額有所擴大(見圖8)。筆記本電腦取代摩托車成為最主要的出口產品,帶動加工貿易占比大幅上升、對東盟、印度等新興市場出口強勁增長。IT 產業快速發展也拉動集成電路等工業制品進口成倍增長。外商直接投資增長66%(見圖9),投資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制造業占比5 年來首次超過房地產業,投資來源地更加多元化。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投資大幅增長,投向礦產開發、農產品種植加工、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
(二)三次產業穩定發展
2011 年,重慶市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8.4:55.4:36.2,與上年基本相同,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1.農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出臺十條扶持措施、開展萬畝高產創建,穩定了農民種糧投入,但受氣候影響,糧食總產量比上年減少2.5%。蔬菜、畜禽、林果、漁業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種養殖基地規模擴大,主要產品產量提高,價格基本穩定。由于農民預期更加理性,生豬價格走高對養殖的帶動效應不明顯,生豬出欄數僅增長0.5%。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水利投資增長60%。盡管遭受了與2006 年相當的特大旱災,由于氣象服務和水利設施發揮功效,災害損失僅為當年的1/10。隨著“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深入推進,加之農產品價格、工價上漲,農民純收入增長22.8%,同比提高5 個百分點,養老金和土地流轉收益增加帶動農民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增長32%和54%。
2.支柱產業帶動工業保持較快增長,但下半年企業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11 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7%,高于全國水平8.8 個百分點(見圖10)。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已形成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產業集群,筆記本電腦產量達到2407 萬臺,增長25 倍,成為工業發展最大亮點。裝備、化工、材料等支柱產業產值增幅均超過30%。汽摩產業受刺激政策退出、需求萎縮影響增長明顯放緩。由于下半年產銷率下降較快、而生產成本持續上升,1-11 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1-5 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5 和22 個百分點。
工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企業技術創新力度加大,研發經費支出增長25%,專利授權量增長70%。啟動工業研發千億投入計劃,科技風險投資基金規模超過65 億元。航天用特殊不銹鋼等高技術項目實現重大突破,工業新產品產值增長三成。通過實施技術改造,工業裝備水平顯著提升,產品制造質量競爭力提高。傳統產業改造加快推進,重鋼環保搬遷項目投產、老廠區關閉轉型,資源型企業兼并重組順利實施,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和清潔生產普及推廣。
3.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物流業增加值增幅同比提高,鐵路、機場、公路物流基地和寸灘港等四港區加快建設,渝新歐鐵路聯運正式開通。設立18 個服務外包示范區,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增長377%。出臺《關于促進中介服務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會計評估法律咨詢等中介市場主體持續增多。云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迅猛,亞洲最大的云計算產業基地啟動建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電影、會展、創意業收入增幅均在三成以上。創新設立了宣傳文化基金會、文化產業融資擔保公司,文化企業發行債券融資實現突破。由于政策扶持有力,服務業微型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產業發展活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