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迅:“你最后在鳥巢看過的也就十萬人,太少了,你最后你想做旅游演出的時候,你吸引的是幾百萬人,那這些人如果他也是提早無論是在互聯網上,還是在什么地方體驗過你這個品牌,他就會被吸引,他就會去你長城腳下的《圖蘭朵》,會去你任何地方的,我們是做了一個三年的投資計劃,我們希望三年在10個國家,演2、30場,能有一個很好的回報。”
葉迅告訴記者,這次鳥巢版《圖蘭朵》的1.2億投資,有4000萬元花在了營銷上。
葉迅:“營銷方面的一些創新的點,第一就是說我們在運作《圖蘭朵》的時候,不是把它只當做一個歌劇來做,我們是把它當做一個文化的品牌來做。”
按照出品方的計劃,這條“圖蘭朵之鏈”將向兩端延展,一端是全球巡演,在鳥巢演出完畢后,進行世界巡演;而另一端則是和旅游相結合的駐場演出,以及圍繞劇中主人公“中國公主”開發衍生產品。
在為《圖蘭朵》做互聯網營銷的紅杉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記者也感受到了更加直接的品牌營銷手法。
“可能我們是做MARKETING(英語),做營銷出身的吧,因為在營銷里面它有一個終極的目標,要么是銷售機會,要么是訂單,所以它的關注度只會是這兩個東西,它不會為了什么,好看或者很眩,在整個《圖蘭朵》票務推廣的時候,希望能產生更多的影響,設計的中國公主,中國公主最后也是跟《鳳凰衛視》中華小姐這個相結合,這個活動所有的推廣呢,都是在互聯網上來舉辦的,全是利用一些網絡媒體的一些空間來完成了這樣一個,從它的報名、選拔、作品的提交,全部是在互聯網上來舉行的。”
記者:“有多少人來參加這個評比,人多嗎?”
“人比較多,像這個達到四萬多,這個達到四萬多,所以基本上特別是在這個活動當中,中國小子也是類似的,但是中國小子的關注度也會更高,中國的家長對孩子的發展可能更有興趣,所以基本上像中國小子的點擊,每一個推廣排在前位的,都是過百萬的,現在鳥巢《圖蘭朵》基本上人人都在議論這件事情,而這件事情他不是靠傳統的媒體來撬動的。”
張藝謀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張藝謀,當年曾用一句形象的話來給自己定位,“誰都知道我們是種蘿卜的,賣蘿卜是另外的人。”現在,張藝謀已經成為帶動電影產業和演出產業的文化品牌,在這場變局中,他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呢?我們不妨先來回放一段2002年底《英雄》上映時,他接受我們《經濟半小時》采訪的錄像。
張藝謀:“我這次最大的體會就是我學會了、深深地了解了為投資人負責的這樣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一定要這樣做,我們只有這樣做了,投資人和導演就是一對搭檔,這對搭檔就是兩條腿走路,它就可以使你的創作活動繼續進行,如果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地互相負責任地往前走的話,我覺得這個所謂游戲規則就慢慢形成了。”
張藝謀最穩定的搭檔是他的電影制作人張偉平,“二張”成為中國電影界一對最獨特組合。2002年,《英雄》投資2.5億,采取北京新畫面、香港精都娛樂兩家影業公司投資,一家外資銀行商業貸款——三方分擔的形式進行融資,這種純商業化的投資使影片一開始就要遵循商業的規律。
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偉平:“我們用張藝謀的品牌,李連杰的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包括劇本的商業價值,它銀行很快的就給你評估出來,很快就評估出來了,所以這個融資其實使中國電影真正地國際化。”
葉茂中:“有時候一個人的這種發展,尤其像他這樣一個品牌的發展,周邊的人,尤其是周邊的資本啟動的推動作用,實際上把它放在馬車上,他坐在那個馬車上不動,但那個的輪子一直在滾動,資本會推動他不斷的向前,而且這種滾雪球的效應會越來越強,而且進來的資本會越來越大,過去可能別人投個幾百萬,幾千萬,后來投幾個億,我相信未來可能更大的投資還在等著張藝謀。”
雖然資本的車輪越滾越大,但記者看到坐在車上的張藝謀,更多堅持的還是“導演要對藝術創作負責任”的簡單態度。
記者:“現在來找您合作的人是不是特別多?”
張藝謀:“是不少反正,其實這么多年一直挺多的,我都是選擇的很少,我大部分是拒絕的可以說95%都拒絕。”
記者:“如果選擇的話是什么標準?”
張藝謀:“是我自己的標準,其實不太用這種綜合性的去考量它是我自己標準,就是首先我自己喜歡不喜歡,有沒有興趣,因為在商業角度來說是一個作品的理性市場分析,在個人創作角度來說是個情感,是個情感選擇,就說你喜歡不喜歡這個很重要,你有沒有創作沖動,分析起來頭頭是道,你這個導演根本就沒有創作沖動,你就不會做好,所以我的選擇常常是這個,是首先我有沒有興趣?我真的是有興趣,那好,我真的有興趣,我覺得有可發揮的地方,而且我自己能創造出一種感覺的東西來,這樣子我才來接受這個事情,然后下來當然還有一大堆各種市場營銷等等,你也會考量這個東西到底值不值,會怎么樣它的前景如何,但那都是下一步,從我自己來講就是一個非常感性的去判斷自己有沒有創作熱情。”
記者:“您個人有沒有碰到商業和藝術沖突的時候?”
張藝謀:“這會經常有的,經常有的。”
記者:“那怎么解決?”
張藝謀:“那其實不是我解決,我是一個導演,我只負責藝術,那就是那個投資商他要面對,就說現在這個項目,是多少錢,你能賣多少票,你現在能算出賬來,那你就要面對,你做還是不做?他就要考量,我發現有時候投資商也很痛苦的。”
記者:“關于薪酬,我們還想討論一下,您現在做的項目當中的話,你一般會選擇是拿導演費還是說股份這樣?”
張藝謀:“我都會選擇拿導演費吧,我覺得那個比較簡單一點,像印象系列那是因為人家都那么發展,公司那么要求,他們給我打招呼,我說行,你們愛怎么怎么做,但我自己覺著是比較,我愿意讓自己簡單化,因為發行和后期營銷所有一大堆鏈條我都不太懂,我都不太懂,所以實際上你要是所謂的股份的話,你就會要介入那些東西去了解那些東西,你還反倒不踏實,何必呢?我都干凈一點,希望簡單一點。”
半小時觀察:印象系列會不會成為皮爾卡丹?
在如何打造文化產業上面,我們常常把美國好萊塢當做一個標尺,什么時候能趕上好萊塢成了很多吃文化飯的人揮之不去的心結。然而,好萊塢的成功不僅在于它的資本和市場運作手段,更因為它創造出了一整套完善的機制,來保證文化產品的藝術質量。
這讓我想起了皮爾卡丹。在改革開放之初,作為國際著名服裝設計大師的皮爾卡丹率先造訪中國,皮爾卡丹也成為中國人接觸的第一個國際知名服裝品牌。借助這樣的先機,皮爾卡丹在中國大量地發展加盟商和合作伙伴,雖然他賺到了大把大把的鈔票,但也過早地終結了這一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名聲。
張藝謀的團隊在中國的大江南北生產出了一系列印象產品,由于時間還很短,我們很難評判它的結局。希望張藝謀的團隊不僅打造出一個印象流水線,也能給觀眾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藝術之夢。(主編:馬洪濤 記者:顧平 攝像:李慧、陳艷波、徐勝、毛云李、貢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