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內容: 一大早,曲永軍胡亂扒了兩口飯,來到位于村頭的塑料大棚。和往常一樣,他要趕在10點前將黃瓜摘下,送到附近的批發市場。望著鮮嫩得能掐出水來的黃瓜,曲永軍樂滋滋地說:“一次可摘200斤,一天收入240元。”
農村創業天地寬
一大早,曲永軍胡亂扒了兩口飯,來到位于村頭的塑料大棚。和往常一樣,他要趕在10點前將黃瓜摘下,送到附近的批發市場。望著鮮嫩得能掐出水來的黃瓜,曲永軍樂滋滋地說:“一次可摘200斤,一天收入240元。”
曲永軍2000年畢業于山東省濱州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后,他先在淄博市桓臺縣教書,后到鄒平縣金鵬銅業打工。2008年,曲永軍再次辭職,回到家鄉鄒平縣焦橋鎮后三村。
后三村是當地有名的蔬菜大棚村,曲永軍決定種植大棚黃瓜。
就在曲永軍接手的第三天,村里派來一名技術員,手把手地教他種植管理技術,還讓他報名參加了每周一次的免費培訓班。
有業務培訓墊底,加上善于總結,曲永軍不久就成了村里的種菜能手。“掐指算來,包括黃瓜嫁接、防蟲網等30多項種植新技術,都是在我的大棚試驗后向全村推廣的。”曲永軍說。
“村里還答應幫我協調貸款,我準備再蓋一個大棚。等建起來后,去外地參觀學習,引進一些新品種、新技術,爭取黃瓜賣更高的價錢。”
在曲永軍看來,自己一路順利走來,與當地政府的扶助密切相關。和曲永軍一樣,在山東,不少大學畢業生享受到了在農村創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幫扶措施:農村生源大學畢業生回村落戶可以重分土地;大學畢業2年以內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免收一些行政事業性收費;從事當地政府規定的微利項目的,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扶持等等。
合力打造創業“幫扶鏈”
山東財政學院副教授張洪意近日做了一項大學畢業生就業與創業情況調查,30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中,64%有創業設想。“這說明,大學生已經具備很強的創業意識,但從實際看,他們需要邁過缺乏資金、項目、創業知識等一道道坎。”
在張洪意看來,要推進大學生創業這項工作,以創業帶動就業,需要多方聯動,從創業扶持到創業教育,打造系統化的創業“幫扶鏈”。
張洪意認為,要完善融資體系,加強創業項目庫建設,把政府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可以探索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動員更多的商業銀行設立專門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小額信貸,創立并不斷完善項目庫,挑選真正適合大學畢業生的創業項目。地方政府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盡力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
“強化大學創業教育也非常重要。”張洪意說,“美國的創業教育從小學抓起,孩子長大后不斷進行職業規劃訓練,并且常有到實踐中鍛煉的機會。在我國,大學才有職業規劃的選修課,很多人不懂如何規避創業風險。加強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科學分析自身條件,更好地邁出創業第一步。”(本報記者 馬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