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泰國、印尼、索馬里等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安全形勢惡化,中國公民被搶、遇襲、被綁架的案件連續發生。外交部對此高度重視,除了敦促有關國家政府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偵破力度,嚴懲兇手,改善治安環境外,外交部領事司還專門針對出境公民發布四點安全提醒:
一、行前閱讀外交部網站《出國特別提醒》、《走出國門注意事項-旅行建議》、《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等欄目及其它旅行信息,充分了解擬前往國家和地區最新安全狀況和預警信息。避免前往近期恐怖活動較多、局勢不穩、安全形勢惡化的國家和地區。
二、行前盡量了解一些前往國家的基本情況。出國后,遵守前往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宗教民族習慣,事先了解有關舉止、衣著、飲食、拍照等方面禁忌,講究公共衛生,與當地人民友好相處。
三、出國后隨時注意周圍情況,謹言慎行,理智行事,依法維權,避免激化矛盾,不要采取群體性行為。
四、在外提高警惕,加強自我防范意識,注意人身和財物安全。遇有問題保持冷靜,及時與警方及中國駐當地使領館聯系。
為此,本版就出境中可能會遇到麻煩的各種狀況,請出曾前往50多個國家自由行的資深老驢范毅坡先生,請他給大家支支招。
●哪些東西出入境不讓帶?
故事:新婚后的黃小姐和老公隨團去津巴布韋、肯尼亞玩,買了幾塊獸皮和1件象牙工藝品,想回國送給親朋,出境時卻被沒收,還罰款400美元,弄得倆人十分掃興。
專家支招:范先生告訴記者,肯尼亞、津巴布韋、贊比亞等國家,嚴禁瀕臨滅絕的野生保護動物的皮毛、標本、象牙等出境。游客出境前,最好了解一下所去國家出入境違禁物品的規定。
范先生還介紹說,澳大利亞的珊瑚也禁止帶出境,而且,許多國家對攜帶動植物產品入境有極為嚴格的規定(中藥材禁入),否則被罰款、警告,甚至影響再次簽證。攜帶新鮮水果(1~2個問題不是太大)甚至果脯進入澳大利亞,不僅會被沒收,而且還根據重量罰款,最高罰3000澳元;而歐洲各國以及新加坡等國嚴格檢查游客攜帶入境的煙和酒,每人只能隨身攜帶香煙200支、烈酒1公升,超量會被罰款。
此外,很多國家對入境藥品都有嚴格規定。西藥需根據逗留時間,計算好劑量。最好帶上醫生處方,方便入境時檢查。
●在國外護照丟失怎么辦?
故事:7月,劉小姐游覽巴黎時,拎包里被人順走,不僅損失了財物,還丟失了護照。她立即報警,并通知了中國駐巴黎使館,花了一周才拿到臨時旅行證件回國,耽誤了行程。
專家支招:范先生說,出國前一定要留一份護照復印件,護照與錢物最好分開放。如果護照被搶、被盜,首先應該報警;如果是自己不幸丟失,也應該向當地警方報警。因為若警察迅速破案,或有人撿到,這些證件就會歸還原主。萬一不能找回,則報案材料可以作為日后補辦護照和證明游客在該國合法入境居留的憑證之一。報案后,要立即向我國在當地的使館報告,并提供護照復印件,方便補辦。其間使館會發給短期旅行者一個臨時的旅行證件,方便旅客回國。
●境外購物發生糾紛怎么辦?
故事:今年5月,董先生夫婦兩人去泰國旅游,利用半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在一家外觀氣派的珠寶商店花了折合人民幣近1萬元買下一枚紅寶石戒指。回國后經黃金珠寶品質監督檢驗站檢測,該紅寶石品質不高,整枚戒指的市場價估計僅2000多元人民幣。董先生后悔不已。
專家支招: 旅行社的吳導游說,一般來說,像這類在旅游過程中游客自行購物造成的糾紛,游客只能自己找尋索賠的相關渠道。但索賠的過程往往十分繁瑣,多數當事人最后只好放棄。吳導強調,只要游客是在旅游合同中約定的行程購物點購物,發生購物糾紛都可以要求旅行社協助解決,或向旅游質量監督部門或本地消費委投訴。
吳導游還提醒說,游客在購物中一定要讓商家提供正規的購物發票,并注意發票的內容與實物相符合。
●遇到敲詐勒索怎么辦?
故事1:暑假,范先生到墨西哥自由行,打出租車時,把寫好車價的卡片遞給司機看,司機同意了。可到達目的地后,蠻橫的司機無理地要求多加錢。范先生一面爭執,一面下車往百米外人多的地方跑,并拿出卡片出示給路人,追上來的司機一看人多,心虛而灰溜溜地返回了。
故事2:張先生到埃及旅游,入境時,海關人員故意拖延時間,并暗示他要拿錢“打點”。張先生佯裝不知,連連聲稱不懂英語,還要求讓其上司來處理,那位海關人員一看不能得逞,后面排隊的人又面露不滿,悻悻地放行了。
專家支招:范先生介紹,上面兩個故事的臨機處理方法值得借鑒,其實大部分國家的治安情況還是不錯的,但南美、南非和前蘇聯一些國家不適合自助游,跟團游比較安全。在俄羅斯,真警察以“檢查”為由拿走護照,敲詐錢財的事也時有發生。遇到這種情況可向當地警方報警或到我領事機構尋求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