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的回歸
作為普通的創業家們則不同,他們面對的是一場生死的賭注,沒有時間去放松態度,給自己制造夢幻,玩弄術語,而是要面對活生生的真實危機,資金鏈隨時會斷掉,企業隨時面臨著關門,而自己甚至會流落街頭,躲避債務……
經濟學家們總是習慣用西方經濟學原理分析金融危機的產生以及對策,用數字、模型,他們甚至把經濟術語變成了巫術,但始終沒有從人的角度,以及傳統商業倫理的角度來反思,以及如何重建創業者的信心和熱情。
“次貸危機是一場價值觀危機”,這不是危言聳聽,它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種巨大的聲音,西方世界提倡的物質主義,培養了一個巨大的消費文化市場,手機、電腦、信用卡、汽車、奢侈品、豪宅.....年青一代生活在由超前消費構成的現實而虛幻的世界。
那么,創業家們同樣面對著這個問題,懷揣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商業夢想,在他們開始撰寫商業計劃書時起,他們的直接目標就是——華爾街,這宛若一條神奇的詛咒,讓他們在創富神話前迷失了方向。甚至在還沒形成具體的技術優勢、團隊建設以及商業模式前,他們先是特意為風險投資商量身定制編撰了一套宏大的商業計劃,而往往忽略了作為一個創業家最質樸的傳統商業倫理。
經濟危機從某種程度恰好印證了盲目機會主義者的破產,創業者跟資本家合謀而成的“一夜暴富”不再有成功的可能,價值回歸成為投資的基本命題,而創業家必須回歸基本的商業邏輯,在健康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商業價值。
“在沒有VC的日子,我們怎么辦?”這是一個擺在京東商城、捷賽廚電等創業者面前的問題。
他們以不同方式給出了答案,要么是商業模式的突圍,要么是技術層面的創新。只要一個潛在的創業者,認為現在已經掌握了相關的資源,將來能夠使這些資源朝著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包括資金、技術、人才、物流、市場拓展、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政策等等,最終還要等待機遇直至“水到渠成”。
把主要精力放回到商業創造力的本身,作為創業者,不僅要保持著超人的管理才華和豐富的商業想象和執行力,最重要的是,不要再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風險投資商的身上,那是一把雙刃劍,在協助你建立商業世界的同時,也極有可能摧毀掉你辛苦建立起來的世界。
“現在需要企業創始人更加冷靜,研究市場,研究客戶,研究產品。我覺得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他要想成功的話,不能靠投資商來買單,一定靠市場和客戶來買單,這樣才會成功。”熊曉鴿說。
事實上,在經濟危機時期,除了商業模式和技術的創新,風險投資者最看重的還是創業者團隊的執行和應變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