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這是黨中央對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作出的重大判斷,是新時期新階段深化改革的廣泛認識。
解決發展中的新問題,必須堅持深化改革不動搖
站在“十二五”新起點,該如何判斷中國改革的歷史方位?
過去30多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領域,改革進程勢不可當;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打開。
“良種有補貼,種地不交稅,看病能報銷,上學不收費。”江西省樟樹市種糧大戶陳秋林細數生活的變化。這得益于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全面取消農業稅、開直補先河,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落戶田間,激發出農村活力。
從一個鄉鎮企業發展成為世界聞名的品牌,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感慨地說:“改革開放對萬向而言,最大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就是市場經濟。上個世紀90年代,企業只能偷偷摸摸地走出去,現在國門打開了,國家大力支持,萬向的國際業務也從國際營銷轉向國際生產,實現了優化配置國際資源。”2010年美國生產的每3輛汽車中,就有一輛使用萬向的產品。
回望30年,價格闖關,經濟“軟著陸”,亞洲金融危機,世界金融海嘯……經受了一個個考驗,改革開放的航船破浪前行。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不會有中國輝煌的今天。唯有改革,才能開創中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期。今天的改革,正從“摸著石頭過河”進入“深水區”,由易向難、由外圍向核心、由增量向存量步步推進。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情況更復雜,任務更艱巨。
——觀世情。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經濟復蘇緩慢、曲折、復雜。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經濟失衡加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中國到了由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轉型的歷史拐點,這是我們在應對國際局勢變動中面臨的新考驗。”
——察國情。資源和環境亮起“紅燈”。改革先行者深圳,在而立之年遭遇“成長的煩惱”。深圳社科院社會發展所所長楊立勛分析,一方面發展空間受阻,觸碰到資源的玻璃“天花板”,一方面勞動力“紅利”減少,進入“劉易斯拐點”,傳統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
收入分配走到“十字路口”。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說,1978年至2009年,城鄉居民名義收入差距從2.57倍擴大到3.33倍。“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擺在面前。
與此同時,經濟結構性失衡,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社會保障問題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競爭力弱,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等等……許多問題盤根錯節地糾纏在一起,解決發展中的新問題,這是我們在科學發展中面臨的新考驗。
——看黨情。新時期的改革開放,要求我們準確把握黨的執政規律,不斷加強駕馭市場經濟、應對復雜局面、總攬全局的能力。這是我們黨面臨的新考驗。
“改革開放不僅是過去30多年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今后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動力,堅持改革開放,不容置疑。”遲福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