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景觀完美結合的旅游勝地---清昭陵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泰山路12號,盛京(沈陽)古城北約十華里,故有“北陵”之稱。是清朝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積318.74萬平方米,原為皇家陵寢,1927年5月辟為北陵公園,向游客開放至今。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順治八年(1651年)初步建成,順治元年(1644年)八月九日定名為昭陵。康熙、乾隆、嘉慶各朝又對之作了若干增建和改建,才形成今天獨具特色的城堡式陵寢建筑體系。清昭陵保護區占地面積近48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筑38座(組),是關外清三陵(撫順新賓永陵、沈陽福陵、昭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寢。昭陵建筑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及“前朝后寢”的陵寢規制,自南向北分為三進院落,主要建筑均建在中軸線(神道)上,其他建筑對稱分布在中軸線兩側,形成平面布局規整、禮制設施齊備的皇陵規制。清昭陵的建筑保留了清初關外的某些特色,更多則是按照中原王朝的陵寢規制建造的,單體古建筑設計匠心獨具,造型典雅大方,材質精良,石雕精美華麗,其中月臺之上的隆恩殿、城堡式的方城、高聳的隆恩門、造型別致的角樓、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地宮、氣勢非凡的神功圣德碑及碑亭等皆為清昭陵頗具特色的建筑,也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陵墓主人愛新覺羅?皇太極,生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是清朝的開創者,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清朝歷史上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為大清基業和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清朝歷史影響重大,堪稱“上承太祖開國之緒業,下啟清代一統之宏圖”的創業之君。崇德八年(1643年)駕崩,在位17年。
清昭陵總體布局以陵寢為中心,分為陵寢、陵前和陵后三部分。陵寢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有下馬碑、石獅、華表、神橋、牌樓、東門房(更衣廳、御廁)、西門房(宰牲廳)、正紅門、東紅門、西紅門、風水紅墻、神道、石像生、碑樓、望柱、茶膳房、滌器房、儀仗房、果房、方城、隆恩門、配樓、配殿、焚帛亭、隆恩殿、二柱門、石五供、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隆業山等。其中建于石砌月臺之上的隆恩殿是方城內主要建筑,月臺的四周刻有各種精巧花紋,四角雕有龍頭,從龍口可排放月臺積水,有“龍頭瀑布”之景觀。殿內采用了無天花板、在梁柱上直接彩繪的形式,是滿族早期建筑風俗的遺跡;明樓,即清太宗文皇帝之碑樓,重檐歇山式建筑,內有用漢、滿、蒙三種文字鐫刻著“太宗文皇帝之陵”的漢白玉石碑一座;寶頂是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地下宮殿,頂上有“神榆”一株;在陵寢西南側是安葬太宗眾妃的塋地----“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
陵前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在公園正門主干道東西兩側建有荷花島、友誼園、芳秀園、柳堤、眺望水榭等園林景觀,其中芳秀園、柳堤堪稱園中精品。芳秀園總面積4萬平方米,種植了近200種植物,四季紛呈,各具特色。初春櫻花盛開,滿園飄香;盛夏荷花競放,柳浪聞鶯;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縱觀整個園林,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奇花異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之秀。園內建筑與景觀巧妙結合,用中國傳統園林建筑藝術將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3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蕩漾,柳岸成蔭,乘坐腳踏船、快艇觀光游玩,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情趣。
陵后是漫漫數里的古松群,屬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古松2000余棵,松齡達300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松與金瓦紅墻構成了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樹形奇特,形神兼備。
清昭陵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1963年9月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財富。清昭陵悠久的歷史文化、精美的皇陵建筑、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令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成為沈陽知名的清文化旅游品牌,2006年當選最值得外賓游覽的中國50個景點之一。
(沈陽旅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