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跨越:從重點突破到全面創新,向科技強國進發
2009年9月1日,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大飛機C919項目正式開工制造機頭工程樣機,標志著大飛機研制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說:中國“大飛機夢想”正在加速成為現實。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具備制造大飛機的能力。
歷史不能忘記:60年前的中國,科技的全部“家底”就是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不超過5萬人的科技人員隊伍。
新中國的誕生,是科技事業騰飛的光輝起點。1949年中國科學院成立,1956年制定實施“12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集中力量形成的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縮短了中國整體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奠定了中國科技發展的堅實基礎。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論斷,翻開了科技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科學技術從此突飛猛進。
超級雜交稻培育成功,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成,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問世,人類基因組計劃1%測序精確圖繪制,“太空漫步”成功實現,“嫦娥”探月工程實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記錄著科技跨越發展的腳步。
目前,全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近500萬人。研發人員總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與研制“兩彈一星”傾一國之力不同的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科技與經濟、市場更加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國家倡導自主創新,企業和個人創新的激情也被點燃,迸發出強大的創造活力,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科技中介機構等各具優勢和特色的創新主體,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2007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國的72.3%,企業研究開發人員占全國的68.4%。
創新無處不在,創新無時不有。高速鐵路、磁懸浮列車、新能源汽車等;抗SARS、甲型流感等疫苗和新藥;互聯網、多功能數字電視、高性能計算機、手機……科技不僅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科技元素也已融入百姓生活。
科技的作用,既在于支撐發展,也在于引領未來。當前,在迎戰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階段,中國正在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進制造業等技術領域積極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
走過60年,中國已成為科技大國,正向科技強國進發。
市場供應跨越:從處處短缺到物物豐盈,賣方市場轉型為買方市場
憑票供應、排隊購物、露天電影、幾分錢一本出租的小人書、冬儲菜、停電等曾經是中國百姓習以為常的生活經歷。
而在1993年,流通了41年的糧票取消了。2000年冬,全國最后一個為市民協調供應冬菜的“會戰指揮部”撤消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伴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生產力的極大解放,發生了商品短缺到物產豐富,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的根本性轉變,這標志著中國農業生產、工業制造、服務能力的全面跨越。從此,普通群眾有了物質文化消費選擇的自由。
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店”的北京百貨大樓客流量的變化,是這一變遷的縮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少顧客為了早買到憑票供應的緊俏商品,晚上來排隊,一排就是一宿。那時,二樓鞋帽柜臺前,常年都有固定的鐵杠子,怕擠壞了柜臺。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商品供應量迅速增大,搶購的現象漸漸少了。而現在,打折促銷也看不到排隊的現象。
曾經無法解決的吃飯問題解決了。1998年中國農民第一次為賣糧而犯愁。這個曾經保證不了群眾口糧的國家,成為重要的糧食援助捐贈國。
曾經的奢侈消費,變成了普通消費。家用電器、手機、計算機、轎車等,這些最初只有有錢人才能擁有的商品,如今都是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的商品。
曾經的公務消費,變成了大眾消費。交通設施的快速完善,讓以往只有憑介紹信才能乘坐的飛機,在改革開放后成為普通百姓的交通工具。
曾經的本地消費,變成了全國消費甚至是全球消費。市場流通的活躍,改變了人們出差捎回土特產、出國捎回洋貨的習慣,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得到外地的、甚至是國外的商品。
60年間,市場供求關系的跨越,徹底結束了在農業社會、計劃經濟年代的短缺經濟,進入了工業社會、市場經濟年代的富足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