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目前的制度保障,我們還是做了很多工作,像在農民工培訓制度方面,我了解到開展的“陽光工程”、“星火計劃”、“雨露計劃”、“春風行動”等很多培訓計劃,提高農民工的產業技能。
2011-03-09 20:45:35
在戶籍制度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把符合條件的農村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落戶,作為城鎮化的一個重要任務。
2011-03-09 20:46:22
在社會保障制度方面,2009年國家出臺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可以說解決或者是基本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民工養老保險的轉移接續問題。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在這個方面很多城市都開放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教育限制,現在統計有80%的以上的農民工子女得到了在城市中學里接受免費義務教育。
2011-03-09 20:46:33
在這個方面的建議,我想有幾個方面是可以考慮的:第一,建立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長效機制,把解決好農民工問題擺在“三農”工作的首位。第二,繼續穩定擴大農民工的就業,剛才也提到,一是要實施農民工的國家培訓計劃,大力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工技能培訓;二是充分發揮政府的投資,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產業振興規劃,這對帶動農民工就業的促進作用不可忽視,要鼓勵新生代農民工去返鄉就業、返鄉創業,拓寬就業門路,增加就業載體,保障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創業機會。第三,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的勞務就業市場,完善農民工的信息化平臺建設,為新生代農民工就業提供服務。同時也要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切實保障農民工的相關權益。
2011-03-09 20:50:01
戶籍制度的改革,我覺得需要有一個歷史的過程,現在從各地情況來看,已經在逐步推進,呈現出良好的勢頭。關于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方面應該還是進一步完善,像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社會救助等等,逐步建立起城鄉統一的醫療養老和社會保障制度,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利益。
2011-03-09 20:50:15
謝謝彭雪峰代表。下面有請國際在線提出網友的問題。
2011-03-09 20:50:35
謝謝主持人,各位代表晚上好,我是國際在線記者,我的問題是提給王宏代表的,國際在線的一位網友在網上留言說,我是一個學生家長,互聯網在為人們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同時,也使一些人沉迷于網絡世界而無法自拔。青少年網民相對缺乏鑒別能力和自我控制、自我保護能力,容易沉迷于網絡而形成網癮。請問王宏代表,您是青少年工作者,從青少年教育的角度看,您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網絡成癮呢?
2011-03-09 20:51:33
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工作中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作為學生家長提出這個問題,我也和他有一些共同的想法,包括對青少年網癮的預防。現在這個社會網絡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常迅捷,青少年在網絡上可以學到很多有益知識,不能因噎廢食。網絡總體來說,在互連、互通性當中是很好的。但網絡的確是不可避免地使有些青少年沉迷于網游或者是有害信息當中,也讓很多家長非常揪心。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網民當中絕大部分都還是青少年,大概占到全部網民的60%左右,未成年人有1億左右。大量的青少年人群在網絡上,剛才有一個網友問到與網絡有關的問題,當時彭老師從立法上做了一些回答,我想涉及到法律、執法、檢查的,我就不再重復說了。我有三點想法,可以跟這位網友交流一下。
2011-03-09 20:52:53
第一,我們國家非常注重打擊不法運營商和信息提供商。我覺得在這個方面,應該持續加大力度。這是最容易在信息的源頭上把它管住。第二,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網絡,常常和網游有關系,所以能不能在網絡游戲的標準的準入、市場的分級、玩游戲的時間長度上都有所限制,如果要想預防青少年網游的成癮,就要從網絡游戲的把關、準入加大管理。第三,從青少年的角度或者是我們從做青少年工作的角度,我倒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多一些社會觀察,特別是家長、老師、同伴,如果身邊有這樣的青少年,沉溺于網絡而不能自拔的話,應該多鼓勵他,應該多到現實生活中去、多走進大自然,多一些興趣愛好,多增加個人修養。包括父母親,也多一點兒陪伴時間。不要著急,我們在現實工作當中碰到這一類案例的時候都必須要有耐心,讓他慢慢將興趣轉移出來,在網絡上汲取更多有益的信息,沉溺于網游或者其他有害信息的時間逐步減少,到最后逐步克服。我從工作角度給這位家長就提這三點建議。
2011-03-09 20:53:08
謝謝王宏代表。下面有請光明網提出網友的問題。
2011-03-09 20:53:25
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請朱雪芹代表回答。這位網友說,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知識水平、自我意識等各個方面與他們的父輩有較大的差異。新生代農民工是倍受關注的群體,他們的知識水平、自我意識等各個方面與他們的父輩有較大的差異。新生代農民工更加需要的首先是身份認同,最起碼在精神需要這個層面,使這一群體更能融入城市的各個角落。請問各位代表,作為城市載體,怎么樣為新生代農民工得到令人舒暢的身份環境?謝謝。
2011-03-09 20:53:40
我感覺農民工如何融入城市,這應該從兩個方面看,一方面,全社會要有這樣的一個意識,能夠給他一個眼神、一個微笑,讓他感覺在這個城市當中不是很孤單,是受人尊重,有尊嚴地工作。一方面需要社會的接納、社會的認可。還有一方面要靠我們農民工自身。我們應該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城市當中努力地學技術、學技能、學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更快地融入到這個城市,包括工會、共青團、婦聯在這個方面要把農民工組織起來,要給他們更多的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在精神文化層次方面給予更多的幫助,包括加強這種溝通,最近朱雪芹工作室和普陀區團委也在搞一個活動,就是和高校簽約,我感覺農民工在城市當中,親戚朋友很少,我們怎么樣利用社會的志愿者的團隊幫助這些農民工。比如說我們和華東政法學院簽約合作,因為他們是法律的專家,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地方,能夠普法,讓農民工真正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第一是能夠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第二是能夠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11-03-09 20:54:03
第二,我們和復旦大學志愿者團隊簽約,主要是針對“牽手希望”第二課堂,我們在普陀區設立幾個農民工子女比較集中的地方,考慮到很多農民工在時間、經濟上也沒有條件給孩子補課,教他知識,所以我們和高校簽約,讓很多大學生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這樣的團隊志愿者,定期、定點給農民工子女上課,教他們知識。我們針對新生代農民工,我們和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簽約,主要是讓農民工在城市當中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地方,而且我們會讓專家走入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工地、工業園區,能夠給大家做一個心理疏導,讓他們身心健康地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謝謝。
2011-03-09 20:58:31
謝謝朱雪芹代表,下面有請中國新聞網提出網友的問題。
2011-03-09 20:58:40
感謝主持人,各位代表晚上好,我是中國新聞網記者,中國新聞網的網友提出了在當下比較關注的問題。現在有一種說法是,如今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已經趕不上農民工。農民工是“用工荒”,有工作招不到人,大學生是“就業難”,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請問劉慶峰代表,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2011-03-09 21:00:49
現在確實一定意義上存在著 “用工荒”,同時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我覺得導致這個現象既有就業心態的問題,也有產業環境的問題,另外和我們的教育培養也是有關系的。具體來看,比如農民工的“用工荒”,從一定意義上看并不是壞事情,導致的原因有三個方:第一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很多政府在農民工家鄉設立了農民工創業園,很多農民工在自己的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工作。第二國家這幾年的“三農”政策,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發展和農產品的深加工為農民工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留住了一批農民工。第三,我們新一代的農民工的知識層次和水平,很多都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比他們的父在用工的崗位選擇上明顯不一樣,所以傳統意義上的以大規模的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為特征的崗位會出現“用工荒”。這種現象逼著企業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工資待遇,甚至要把一些危險,容易有職業病的崗位要用現代的工業化、自動生產來替代,改善它,這會推動產業的進步,客觀上是好事情。
2011-03-09 21:01:11
大學生就業難,大家討論也很多了,首先我們說要有好的心態,你得去更廣闊的空間發展,不一定要在好的城市、好的崗位,確確實實是首先要先立足再發展,這是一個心態問題。其次,我們的教育體系確實應該改進。我們的高校、職業院校要契合企業需要,培養學生,使他們更好地找到工作,這是國家和高校都需要努力的地方。第三,我們要加大科技類民營企業扶持力度,使得我們的創新企業人數,無論中小企業還是新的創業者的人數大面積增加,使得我們的就業崗位大幅提升,才能根本上解決我們人口大國的就業問題。
2011-03-09 21:03:38
再回到剛才所講的大學生就業競爭力趕不上農民工,這要怎么看呢?我覺得在任何時代,任何一個社會的價值鏈都是分成很多不同環節,生產制造的環節也很多,每一個特定環節,你很難說什么樣的人群有更強的競爭力,比如說具體的制造崗位,螺絲釘的崗位和做軟件設計的崗位、做算法編程的崗位,本身需要的競爭力和知識體系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夠從一些簡單的現象來片面的判斷大學生的競爭力強還是農民工的競爭力強。
2011-03-09 21:06:35
還有一個角度也要看,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我們強調國家要自主創新,未來是知識經濟年代,中國要成為創新型的國家,標志是什么?就是在這個國家中受教育層次越高,受教育越多的人,就業選擇越從容。這真正要靠我們的產業發展,我們要盡快使我們國家從一個發展中國家變成一個中等的發達國家,各類人群都能找到了自己適合的崗位,而且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地提升能夠獲得更高層面的工作需求。我覺得這才是將來長久的出路。
2011-03-09 21:08:29
謝謝劉慶峰代表。下面有請新華網提出網友的問題。
2011-03-09 21: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