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第二次全體會議 16位委員發言(實錄) 專題:2009年全國“兩會”
2009年3月7日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6位委員代表作大會發言。
[民盟中央副主席,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 歐陽明高]我的發言題目是《抓住新能源汽車戰略機遇促進我國交通能源轉型與汽車產業振興》。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和第三大汽車制造基地。汽車產業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已達到全國城鎮就業總人數的11%以上。今年以來,隨著我國汽車產業振興規劃的發布實施,汽車市場快速回升,年初單月銷量超過美國。預計全年產銷將雙雙突破千萬大關。
與此同時,我國汽車保有量剛剛達到5000萬輛,人均汽車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其年耗油量卻已接近全國成品油總量的60%,按目前的增長速度和油耗水平,我國汽車保有量到2020年將超過1.5億輛,年耗油將突破2.5億噸。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嚴峻的能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異常尖銳。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實現能源轉型與產業振興勢在必行。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汽車動力電氣化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技術突飛猛進。油電混合動力技術進入產業化,鋰動力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車用燃料電池技術不斷進步。這一重大技術非常適合在我國能源資源狀況及交通結構條件下推廣應用。我國目前每天有超過9億度低谷電,可供5000萬輛左右電動汽車充電。
我國鋰資源、稀土資源和鎂資源豐富,可以為電動汽車關鍵部件提供原材料資源保障。我國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等輕型電動車保有量已超過5000萬輛,在世界上遙遙領先,為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化奠定了良好基礎。總之,新能源電動汽車技術變革為我國車用能源轉型和汽車產業振興提供了歷史機遇。
去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引發實體經濟滑坡,美、日、歐傳統汽車業遭受重創。各國政府紛紛救市,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尤其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力推新能源作為振興經濟的戰略性產業,將新能源電動汽車技術從產業醞釀期推向了產業騰飛的臨界點。目前,西方各國已經在實施二氧化碳減排戰略,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方面達成共識,一場全球性的合作與競爭正在全面展開。中國汽車產業是一個比較國際化的產業,如何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自主創新戰略目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為此提出三點建議:一、以鋰動力電池為重點,掌握自主核心技術。在國家科技計劃的持續支持下,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已形成約1800項專利。在三大核心技術之首的電池方面,我國已有由上千家企業組成的電池產業集群,小功率鋰電池產品占世界市場的三分之一。但在向車用動力電池產業升級轉型中,仍需經歷艱苦的二次創業。在全球新一輪的鋰電池技術競爭中,我國仍面臨重大挑戰。
為此建議:在研發方面將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在產業方面全面加強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力度,并組建跨行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推進產業化。二、以小型電動轎車為重點,推進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繼奧運新能源汽車科技示范圓滿成功之后,國家通過財政鼓勵政策在公交、出租車等公共服務領域開展的“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已經啟動。
由此帶動,在市場化的產業運作方面,基于我國年產千萬輛輕型電動車產業優勢開展的小型低速電動轎車研發與產業化和基于我國自主品牌小型燃油轎車產業優勢開展的小型常規車速電動轎車研發與產業化,已在全國蓬勃展開。這些小型電動轎車符合世界潮流和中國國情以及電動汽車本身的發展規律。為此建議:將此作為“國情車”和“國民車”加以重視和支持,作為下一步產業化重點。
三、以電動車標準法規為重點,建立自主產業政策體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會對汽車能源供應模式、汽車產業商業模式和汽車用戶使用模式等帶來全新變革,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汽車文化習慣以及跟蹤模仿國外傳統汽車標準法規和產業組織體系的常規做法。為此建議:進一步開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在技術選擇和商業選擇的基礎上形成國家戰略的政治選擇,并據此修訂我國汽車產業政策和標準法規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