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中國社會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醫改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在7月28日召開的2012中國醫院院長高層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指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最大難點是公立醫院改革,公立醫院的改革應加強其公益性,扭轉過于強調醫院創收的傾向。
公立醫院是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也是體現公益性、解決基本醫療、緩解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困難的主體。公立醫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醫改成敗。作為醫療衛生服務終端的公立醫院,集各種矛盾和問題于一身,成為醫改繞不開的“堡壘”。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表示:“目前醫改的成果還是初步的、階段性的,醫療改革仍然是當前乃至今后民生問題長期的焦點、難點之一。而難中之難、重中之重是公立醫院改革沒有同步跟上。這種滯后可能導致前期成果的抵消,比如公立醫院逐利機制不破除,政府投入的大量資金被醫療機構、醫藥流通部門分割。因此,醫藥衛生改革最難啃的骨頭就是公立醫院。”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劉國恩教授也認為當前中國醫改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資源的供應不足,不能夠滿足醫療服務需求急速增長的需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發展一定是醫患矛盾。擴大醫療服務的供應能力,是根本之道。“我們現在出現的問題根子在于供需矛盾很深,供需矛盾深不會處在需求本身上面,需求是一個客觀的主體,它是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基因譜的轉變、老齡化,收入增長等等是必須發生變化而且總的趨勢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所以任何一個醫療體制和醫療體系都必須不斷地根據醫療服務需求的變化而迅速地做出改變。如果不能改變就不能適應醫療服務增長的要求,就會形成供需矛盾。我們對體制的改變,今天在進行,也會永遠在進行。”
公立醫院要加強其公益性,就要扭轉過于強調醫院創收的傾向,政府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讓其成為群眾醫治大病、重病和難病的基本醫療服務平臺。“首先是政府的責任,要確保公立醫院運行有保障,執業醫師有較高的積極性,是決定醫改成敗的關鍵因素;第二,改革以藥養醫的積弊,完全切斷醫藥合謀的利益鏈條,讓執業醫師回歸陽光,維護醫道的尊嚴;第三,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按照現代醫院管理模式進行重組,賦予其真正自主的業務經營權,切實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第四,降低公立醫院比重,一些公立醫院通過改制,在自然形成的競爭中優化格局。”(記者 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