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如果本科生不考研,就只能在醫院里打打臨時工;如果研究生不出國進修,就等于白白多讀了三年
醫學教育別淪為制造“貴族醫生”的機器
武漢某高校醫學院學生何崟又被醫院拒絕了,原因依舊是學歷問題。這是他上大五以來第三次參加醫學類專場招聘會。與會的絕大多數是縣城小醫院,三甲醫院僅有兩家,即便如此,但凡招聘崗位涉及臨床的,對學歷的要求至少是碩士。
學歷門檻讓何崟的不少同學選擇“逃避就業”。當天的招聘會也顯得比較冷清:一場有30多家醫院參加的招聘會,最終只來了不到200名學生。大部分的醫學本科生將重心轉向了考研戰場。
在醫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如果本科生不考研,就只能在醫院里打打臨時工;如果研究生不出國進修,就等于白白多讀了三年,因為研究生同樣找不到一份理想的臨床工作。
就業難與招人難并存
這樣的說法,并非沒有依據。麥可思在201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臨床醫學的畢業生半年后失業率為23.1%,在多個專業中屬于較高水平。
云南某公共衛生學院一位副院長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證實了這一點。他任職的這家醫學院每年有近95%的本科生選擇考研,其中有一半考入本校,另有幾位比較優秀的考生考入諸如北大醫學部、同濟大學等名校,而在那些沒有考上的學生中,又有絕大多數會選擇來年再考。最終,僅有一小部分學生選擇直接到州市的社區或縣鄉級醫院工作。
與此同時,一些基層醫療單位招人也很難。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烏蘭縣蒙醫院副院長菊紅花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他們醫院最近一次進新人已經是10年前的事了,而他們醫院最大的科室——內科也就3個大夫。
烏蘭縣蒙醫院屬于二級乙等醫院,有床位50個。按照衛生部的規定,需至少配備65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過,迄今為止,加上后勤人員,蒙醫院一共才42人。2008年,菊紅花隨全國政協到東部一個省份調研,不羨慕別的,就羨慕人家醫生多。她發現,人多,連說的話題都可以覆蓋老中青三個年齡段:有說孫女怎么乖的,有說兒子怎么淘的,還有說相親對象怎么寒磣的。不像蒙醫院里,連個年輕人的話題都聊不起來了。
菊紅花說,近幾年,基層衛生機構的硬件條件逐漸好了起來,房子大了,設備也有了,但是軟件卻沒有大的改觀,這直接導致的一個后果是,X光機、B超機、生化分析儀都有,就是沒開過封兒。“沒人會使,打開來占地兒還費電。”菊紅花盼著新人來,“我們不要什么博士、碩士,甚至連本科也不必,只要受過正規的醫學教育,有臨床經驗的就行。”
做了15年全國政協委員的遼寧省糖尿病治療中心院長馮世良對此深有感觸。每年,他都要到國內各市縣走訪,他的團隊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國基層急需的合格全科醫生十分匱乏,注冊全科醫療的執業醫師僅有8萬余名,占執業醫師總數的4.3%。而在重視基層衛生的國家和地區,全科醫生一般可占醫師總數的1/3甚至1/2以上。
馮世良感慨,醫學生就業進入了大醫院就業難和小醫院招人難并存的局面,其結果只能是,年輕醫生得不到實實在在的鍛煉,而小醫院的發展也難有真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