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聚焦話題四:醫療衛生資源向農村傾斜
十二五規劃草案指出,加強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
葛均波委員建議,政府的投入要進一步向基層、向農村傾斜,要配備合格的全科醫生和比較優良的醫療設備,使社區醫院、鄉鎮醫院成為老百姓健康服務的第一把關人;通過醫保制度在報銷范圍、額度、比例等方面的限定,引導老百姓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初診;有條件的地區搭建信息化平臺,讓各級醫院共享優質醫療資源和診療信息,并暢通雙向轉診通道。
“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不只是蓋樓、買設備,還應增加醫務人員。農村醫改后,醫療硬件設備基本齊全,更需大批醫生。”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安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志英說。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副區長姚曉英提出讓農民“點單就醫”,采取措施激勵醫生“流動”起來。姚曉英建議,國家在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時,應該采取措施,加大對鄉村醫生的支援調配和合理調配力度,激勵大量的好醫生走到農民身邊。“相比病人全家‘流動’,醫生一個人‘流動’消耗的社會資源要少得多。”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日前向媒體透露,“爭取兩年內在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這對于百姓就地就醫無疑是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