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來關注一種食品添加劑,它的學名叫過氧化苯甲酰,聽上去很拗口,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如果說到它的俗稱,面粉增白劑,相信大家就不陌生了。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這種增白劑開始進入國內,陸續被幾乎所有的面粉廠使用。然而,最近關于它的存廢,卻再度引起了食品業的激烈爭論,一起來看看。
這是一種極具爭議的面粉添加劑,關于它的存廢之爭在其使用的近20年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一次。反對使用的一方認為,其破壞了面粉營養,含有致癌物質,應盡早予以取消。贊成使用的一方則認為,該增白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改善了面粉的質地,應繼續使用。目前,衛生部正在組織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增白劑是否會被允許繼續使用,再次引起各方的熱議。
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席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君石
陳:“人是活的、新陳代謝的。”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小麥分會 會長 王瑞元
王:“增白劑的問題不取消對我來說死不瞑目。”
面粉及面制品改良劑技術專家、原鄭州糧食學院教授郭良玉
郭:“如果增白劑有一點點有毒的證據存在?那么早十年前就被禁掉了。”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馮平
馮:“安全性是有爭議的,必要性我覺得實在沒有必要。”
面粉增白劑,學名是“過氧化苯甲酰”,是一種能讓面粉增白的添加劑。在這場論戰當中,以國內面粉龍頭企業、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國家糧食局為主的一方反對使用。以食品添加劑企業、小型面粉加工企業為主的一方贊成使用。增白劑的安全性與必要性是雙方論戰的核心內容。
記者:我手中拿的這一袋就是過氧化苯甲酰,它是白色粉末狀的物質,聞起來有一股苦杏仁的味道。那么我們國家這個食品添加劑的要求是每公斤的面粉當中添加的量不能超過0.06克,也就是我手中拿的這樣一個用量,目前0.06克的過氧化苯甲酰在市場上的價格也不過是2.4厘,還不到一分錢。
最大用量每公斤面粉不得超過0.06克,雖然折合成人民幣不過幾厘錢,但是關乎到它存廢的背后卻是巨大的博弈。過氧化苯甲酰作為合法添加劑進入小麥粉國家標準20多年來,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經歷了諸多重要戰役。
1986年過氧化苯甲酰作為法定添加劑進入《小麥粉國家標準》每公斤用量0.3克。
1996年,在《小麥粉國家標準》中過氧化苯甲酰的添加用量降至為每公斤0.06克。
2001年我國面粉加工行業的65家大企業聯名向有關部門呼吁禁用過氧化苯甲酰。
2004年,國家糧食局陸續四次向衛生部提議禁止在小麥粉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
2008年,100家大型面粉加工企業再次向衛生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出呼吁:禁止在小麥粉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酰等任何化學增白劑。
一公斤面粉添加0.06克增白劑,這個在常人看來,微乎其微的劑量,為什么會在食品行業中引發軒然大波?事情還要從過氧化苯甲酰的化學特性說起。這種物質之所以能夠增白,就是通過氧化作用破壞面粉中的胡蘿卜素、葉黃素等物質,讓本來呈微黃色的面粉變得十分潔白。那么,這樣一來會不會影響食品的品質呢?來看看記者的調研。
記者:我手有兩塊面餅,那么上面這一塊是沒有添加過氧化苯甲酰的,下面這一塊是添加了過氧化苯甲酰的,從視覺上來看,下面這一塊面餅確實更白一些,那么他們之間的白度到底差異有多大,下面我們就讓技術人員來做一個測試。
通過測試,我們發現兩個面餅的白度相差四個多點。技術人員告訴我們,為了測定面粉品質和適口性,他們每天都要品嘗帶有增白劑的饅頭。
記者:你們敢吃這個添加了增白劑的饅頭嗎?
研究員:我們敢吃,這是經過科學家做過毒理學試驗的,它不有個ADI值,我們這個絕對不會超過的。
色度上相差四個多點,一個是加了增白劑,一個是沒加增白劑,用這樣的面粉做出的饅頭消費者會如何選擇?記者隨即在河南鄭州市中心的一個集貿市場進行現場調查。
記者:這兩個饅頭讓你選擇你可能會買哪個饅頭?
路人1:白的、黃的?要?
記者:要這個,為什么不選白的呢?
路人1:太白了。
路人4:我可能會選擇這種,因為我平常在家,老是自己喜歡蒸饅頭,它那個面沒這么白,應該是發黃色,那種饅頭吃了比較甜,
記者:選這個白的是吧,為什么要選白
黑衣女:沒有為什么,只感覺白的好。
在街頭,我們采訪了十一位消費者,除了有三人愿意選擇加了增白劑的饅頭外,其余的更傾向于不加增白劑的。隨后,我們的記者又來到一個饅頭銷售攤點。
記者:如果說白的不能做了只剩下這個顏色好賣嗎?
店主2:也好賣,你賣這個也行。
記者:也行?
店主2:我賣這個,我這啥都不放,光放一個堿,啥都沒有放。
除了饅頭,增白劑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面制品加工,記者在一個面包房了解到,除了烘焙類的,色澤重的面包外,被作為三明治的白面包是必須要添加增白劑的,不然外形和口感都無法達到一定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到銷售。
面包店老板:像我們做這個行業,如果面粉里面摻了這個東西,肯定做出來東西效果它會相對性要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