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這是一次醫學與法律的正面交鋒。
10月10日,由多名法律界人士在北京發布了一份《中國精神病收治制度法律分析報告》。報告中提出,我國精神病收治制度存在著巨大缺陷,精神病醫學理論也存在“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的謬誤”,不僅威脅到社會公共安全,也使得每一個人都面臨著“被精神病”的風險。
此言一出,立即掀起軒然大波,其波及范圍之廣,早已超出了學術范疇。“被精神病”再度成為網絡熱詞,喧囂背后卻隱藏著公眾的恐慌情緒:“這么可怕的事情會不會有一天也降臨在我身上?”一些精神科醫生則在憤怒地駁斥說:“這是對中國所有精神科醫生的集體污蔑!”但是問號已經在每個人心里浮現——
現實中的“瘋人院”,難道真的無法飛越?
楊甫德(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曾參與《北京市精神衛生條例》起草工作)
“我們不應該把親屬
都想得那么邪惡”
記者:“被精神病”的情況真的普遍存在嗎?
楊:我承認涉及財產糾紛、家庭矛盾的極端事件可能是有的,但肯定非常少見。一個人有病沒病,醫生不可能僅僅根據家屬描述的情況來做判斷,我們還會對病人進行精神檢查,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才能判斷他是不是真的有病。
記者:這些案件中的當事人都是被強行送入醫院的,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嗎?
楊:按照《北京市精神衛生條例》,住院只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自愿住院;第二種是醫學保護性住院,只有當患者家屬或法定監護人認為他有病,醫生也判斷認為他需要住院時,才采取這種程序;第三種是當患者出現危害社會的行為時,由公安機關送來強制住院。
記者:面對“被精神病”的話題,您如何看待目前公眾的恐慌心理?
楊:完全沒有必要這么恐慌。在是否需要住院的問題上,我們都是盡可能在患者自愿的原則下來作出決定,只有特殊情況下才會采取保護性住院或強制住院。我們不應該把親屬都想得那么邪惡,絕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都是為了救助患者,何況入院之后還會有非常嚴格的把關手續。
“你想濫用
精神病收治制度都很難”
記者:您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對精神科醫生權利過大的批評?
楊:精神科醫生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因為現在對我們并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別人說是濫用權利。可實際上,你想濫用精神病收治制度都很難,這其中有很多制約機制,比如復合會診制度、三級查房制度等。一旦有醫生編造病情被查實,輕則吊銷執照,重則要判刑。
記者:報告還對精神科醫生的職業倫理提出了挑戰,您對此有何評價?
楊:精神醫學領域是最注重倫理問題的。比如我們醫院就有獨立運作的倫理委員會,這個倫理委員會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最大限度保護患者的權益,而不是醫生或其他人的權益。
“一個人想自殺都不去限制他,這個問題就值得討論了”
記者:法律界人士認為,應當尊重病人的知情權和自主意愿,您對此持何觀點?
楊:精神病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在他病情特別嚴重的時候,確實有可能不承認他有病,不愿意配合治療。這時我們就會權衡利弊,就可能建議他保護性住院。
記者:您如何看待精神科醫生與法律界人士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呢?
楊:這種分歧其實一直存在。法律界人士完全是從權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忽略了精神病的特殊性。但實際上全球的精神醫學領域都存在強制治療的概念,這是為了避免患者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嚴重傷害的危險。如果一個人想自殺都不去限制他,那這個問題就真值得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