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制必須改革”———這已是各方共識。但到底如何改?各方爭執不下,自然也成了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比如,都說政府要加大投入,可是補需方(患者)還是補供方(醫院)?哪個效率更高?錢更能花到刀刃上?比如,保大病還是保小病?政府能不能承擔?如何既減輕個
人負擔又不致于留下少數人挖大家墻腳 的漏洞?比如,如何堅持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如何實現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比如,是效仿以英國為代表的全民醫保模式?還是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保險模式?或以美國為代表的商業保險模式?或以新加坡為代表的個人儲蓄模式?專家小心翼翼,百姓望眼欲穿。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的要求之一。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醫改成功與否,關鍵看成效,必須解決醫患雙方擔心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沈光明介紹說,九三學社有不少醫療衛生界的專家,他們有他們的憂慮。比如,無論大病小病,患者全都集中到大醫院,一個專家一天要看幾十個病人,最后累得能少說一句就少說一句。還有他們擔心醫療風險。為了降低風險,有的醫生能憑經驗判斷的病癥也要求患者做儀器檢查,加大了患者的負擔。或者原本醫生可以冒一定風險將病治愈的,醫生也不去冒險,而是用最保守的方式治療,最后吃虧的還是病人。
而患者一方呢?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泗絹集團有限公司后紡車間操作員陶海霞說,醫改要解除普通患者的苦惱。比如得個感冒,一進醫院就幾百元,掛一次水也要幾十塊。現在基層工人收入不高,壓力很大。還有去大醫院看病要排隊,一些醫生的服務態度也不太好。政府應該多建些社區小診所,配一些醫術好的醫生。
陶海霞代表并不太清楚一個極端的例子———2007年11月21日,懷孕9個月的女子因呼吸困難在同居男子陪同下去醫院檢查,醫生檢查發現孕婦及胎兒均生命垂危。然而由于其男子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最終孕婦及體內胎兒不治身亡。事后有評論認為,除了男子自身原因,沒有任何醫療保障也是其遲遲不能簽字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醫患兩方都覺得委屈?”“為什么一個神圣的職業,現在卻被妖魔化?是職業的悲哀,還是制度的缺陷?”“何時才能既讓老百姓看病不再難,又讓醫生的醫療技術能有合理的價值回報?”這是上海仁濟醫院普外科年輕醫生卞正乾,在自導自拍反映醫生日常工作生活的DV電影《白領日志》時的困惑。
近日,北京大學教授李玲就《全球視角下的中國醫改》發表講演提出,當前醫療衛生發展的國際趨勢是,健康由純個人責任向個人和社會共同責任轉變;醫療模式由治病向健康管理轉變;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作用越來越重要。作為社會整體,實際上應該考慮的是宏觀效率,應該讓醫院以較小的成本維護病人的健康,而不是提供盡可能多的高成本醫療服務。
2007年底,衛生部部長陳竺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關于城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報告,醫改的總體目標是“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