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利益捆綁的監管漏洞
記者在多方采訪中發現,就PE腐敗及投行諸多潛規則的問題,所有碰到的問題都是表面現象,而最為深層次的問題則是制度的漏洞。
一位知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先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中國的法律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不出問題,就不會有法律產生。而對于目前的資本市場,在法律制度上,存在嚴重空缺。目前的監管僅限于上市后,二級市場上打擊內幕交易,進行規范,并沒有在上市前就進行監管。
在他看來,盡管法律空缺,但是從法理上說投行保薦中出現的腐敗現象不能忽視。法官不能沒有法律可依就不進行斷案,是不是可以在發審委過會時引入內幕交易法規,確實是未來的新的課題,如何保障信息對稱,都值得進一步探討。
記者在梳理IPO未過會的企業中發現,截至7月末,去年9月17日上任的第一屆創業板發審委,共召開發審會88次,審核企業163家,其中審核通過企業130家,不通過率為21.25%,遠高于中小板和主板,過會創業板公司存在大量問題。
對于首屆發審委的續聘,是否考慮到當下的創業板發審中的諸多問題時,證監會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直言:保薦機構的監管,證監會一直在關注。一年來,創業板發審委可以說是盡職盡責。對于公司層面,只要是市場和媒體反映出的問題,創業板的發審委一定會進行調查,但是如果沒有問題,或是問題予以解決,將會順利過會上市。
同時,基于監管部門的職能和權限不一樣,徹查PE腐敗也不是發審委的主要職責。只有證據相當充分,有關部門才會解決,不能簡單地予以判斷。
對此,有專家呼吁,監管層應考慮延長入股創業板公司時間較短的PE的鎖定期限。對于入股時間較長的,則會減少鎖定期,嚴防PE腐敗。
業績分化的創業板
可以看到,自2009年9月30日正式開板,到2010年8月6日,尤洛卡、雙林股份、國騰電子等3家公司上市交易,除去因故撤銷上市的蘇州恒久,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已擴容至100家。
然而,反觀中小板,從2004年6月25日新和成上市,到2006年12月26日天康生物上市,百家公司上市時間卻用了兩年半,創業板的發展可謂迅猛,但是持續的成長性引人深思。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8月5日,百家創業板公司已披露2010年中報業績的有23家,業績增速為29.09%,低于中小板108家已披露業績的整體水平,同期中小板業績增速達38.89%。
其中,業績同比增速超過50%的雙林股份、國民技術和臺基股份僅3家,業績同比增速在30%以下的有15家,10%以下的有10家;下滑最嚴重的為華平股份,同比下降高達76.6%。而從已公布中期業績預告的公司來看,其中已有4家公司披露中報剩余21家中,業績預減或續虧的達6家,且同比降幅至少在35%以上。
世紀證券創業板小組研究員呂麗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僅從上半年業績經營情況來看,兩極分化格局跡象初顯,未來不排除個別公司有退市的可能。不過,對于一些創業板公司的發展,不能用較短時期進行監測,一些項目的開發和產能的釋放需要時間。
同時,對于因保薦出現的業績較差的公司,她建議應對保薦機構進行罰款,保證保薦機構的勤勉和對創業板公司質量的把握,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