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公布的基金“二季報”,把投資者和行業的眼球都吸引到了基金業績身上。某報日前一篇報道就是代表。
該文稱目前市場內是“毛基(凈值低于一元的基金)遍地”,截至二季度,349只基金今年共計虧損5589億元,其中最高者某指數基金甚至虧損78億元。伴隨著基金巨額虧損,面值跌破1元的“毛基”開始成批出現。
截至上周,最新凈值低于1元的開放式基金共有250多只,而且這些“毛基”中也不乏豪門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其中凈值最低的僅有0.198元。在去年底成立的某大型公司旗下的精選單位凈值為0.902元,今年以來跌幅10.41%;深圳某ETF聯接基金單位凈值0.818元;北京某基本面指數基金單位凈值0.7654元,今年以來跌幅22.03%。
不過細究起來,眾多的“毛基金”的歷史成因非常復雜,遠非表面上看上去的樣子。
比如,經常被拿來舉例的某“二折基金”,該基金之所以會跌至不足0.2元,和其年初做的一次大規模“拆分折算”有關(拆的目標是為了更直觀反映標的指數)。在當時,該基金一下子從14.07億份“拆分”為51.88億份,于是,凈值便從折算前的0.914元一下子變為了0.248元。也就是說,當其他基金從1元面值開始運作的時候,該基金是從不足0.3元左右開始運作的,這是其凈值非常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類似的還有其他經歷過大比例拆分,大比例分紅過的基金,(盡管對于拆分和分紅的意義,行業內還有爭議),這些基金也都由于類似的問題,而導致凈值被扣減過,因此,單位凈值是否保住面值,和上述基金的日常運作績效關聯度并非百分之百。
還有一類基金,是受基金契約約束而出現被動損失的,典型如指數基金,或股票倉位高于80%的股票基金,這類基金由于契約約束,其表現與大盤指數高度掛鉤,因此,在市場指數大跌時而出現跟隨性的大跌。這種基金最近階段的凈值損失,可以說寫明了放在基金契約中的,基金持有人如果為此而責難基金業,顯然是對基金的運作缺乏了解(當然,投資操作有違規失誤的,基金也難逃其咎)。
而如果這類基金在指數大放下跌中沒有下跌相反能夠保本,則對基金持有人恐怕是更危險的事情,這意味著一個指數基金在運作的過程中并沒有按照基金契約來行事。一個基金如果連有法律效力的契約都不看重,它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本報記者 周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