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指數基金密集發行,但產品類型集中于較少數的指數。今年以來,基金公司仍然較多地熱衷于發行指數型產品,但各個產品所掛鉤的指數卻已經變得紛繁多樣。
記者最近獲悉,南方基金剛剛被上交所許可開發小康ETF的指數基金,而國投瑞銀則搶在中證產業鏈指數系列正式發布之前就拿到了該系列指數的基金產品開發授權。行業指數、Q D II指數、價值指數、分級指數等指數基金新品多種類型已經陸續產生。業內人士評價道,這顯示出指數基金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已經趨于白熱化。
指基新品掛鉤指數開始細分
由于指數基金產品業績的亮麗以及各家基金公司的熱烈推廣,指數基金產品在去年實現了大擴容。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部基金公司共成立了22只指數基金,并且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指數基金元年”。
從去年發行指數基金的產品結構來看,其掛鉤指數的同質化非常明顯。去年共有8只滬深300指數基金成立,而投資于中證100指數的指數基金也多達5只。其余去年成立的指數基金產品也多數投資于中證500指數、上證指數、深證成指等“主流指數”。
另外一個現象是,在目前市場上存續的40只被動指數型基金中,投資于滬深300指數的基金多達14只,指數基金產品的同質化可見一斑。2010年一季度新成立的指數基金依然保持了類似的勢頭,當季成立的5只指數基金新品也都圍繞著中證500指數、滬深300等“傳統”指數來設計產品。
然而,這種狀況在不久之后就會被打破。國投瑞銀近期剛剛發行了一只掛鉤滬深300指數中金融地產樣本股的創新指數基金,隨即就拿下了將于4月16日正式發布的中證產業鏈指數系列的指數基金開發授權。
近日,南方基金宣布已從上交所獲得中證南方小康指數的產品開發許可,將開發跟蹤小康指數的E T F產品。南方基金產品開發部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力爭在年內推出該產品,并會考慮同時推出聯接基金。小康指數由南方基金和中證指數公司于2006年聯合推出,是國內市場首只由基金公司定制的綜合性產業指數。
除此之外,國泰基金的納斯達克指數基金已經在發售,華夏、嘉實等公司跟蹤恒生指數和道瓊斯指數的跨境ET F產品也在醞釀之中。另有消息稱,中證指數公司2月推出的上證周期行業50和上證非周期行業100這兩個指數也將被基金公司開發成指數基金產品。周期性與非周期、國內市場指數與海外指數、行業板塊指數與綜合指數等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產品都有相應的新品發行或在準備之中。
差異化考驗投資者能力
“指數基金產品差異化原因在于大家都很看好指數基金的發展空間,而且差異化本身也是指數基金發展的重要方向。”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來看,基金公司之間對于指數型基金新品的“爭奪”非常明顯,其中國投瑞銀在新指數尚未發布之前就“預訂”了指數基金產品的開發授權就是明顯的例證。而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證指數公司加大指數開發力度,也為指數基金產品設計提供了豐富標的,也促進了指數基金產品的創新。
“優質的指數資源還是很稀缺的,早一點發新品對指數基金的爭奪有重要意義。”江賽春表示。
對于基金投資者來說,指數基金產品的差異化和快速擴容意味著兩方面的改變。“指數基金現在開始主打差別化,也是需求的細分化,給投資者提供了很多種投資工具。”
目前已經有一些基金公司在積極地構建完整的指數基金產品線了,易方達、南方、華夏、國投瑞銀等公司都已經擁有或者準備推出多個指數基金產品,這也為投資者拓寬了選擇面。
比如說,南方基金旗下的滬深300、中證500、深成ETF及聯接基金等產品涵蓋大盤、中小盤和滬深兩市,給投資者提供了不同風格轉換過程中的投資標的。而國投瑞銀主打行業輪動,未來投資者可以在不同行業指數產品之間進行自由選擇。
“不過,這些特色鮮明的指數型產品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優質的投資工具,需要根據不同的市場狀況去選擇,這也提高了對于基金投資者獨立投資能力的要求。”江賽春分析道。(劉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