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將歲末,投資者也免不了要盤點一下過去這一年的得與失。個人的得失無關輕重,共同的特點才具有普遍意義。近日,有媒體做了一項調查,結果是有48%的個人投資者在過去這一年中居然是虧損的,這卻是有些意外。要知道,過去這一年滬深股市的漲幅——如果以年初指數為基數的話——差不多是50%!這么大的漲幅,投資者怎么會賺不到錢呢?
拋開個人統計方法的差異(比如入市時間的早晚等因素),這種“只賺指數不賺錢”的現象確實有些令人費解。但仔細分析后發現,這種“費解”的背后也隱藏著某種“必然”。
首先必須把一種情況排除在外,那就是投資者心理層面的“不賺錢”,有人常常把自己的“小賺”與別人的“暴賺”做比較,這樣比較永遠沒個頭,除非有一天,要么我們運氣非常好,要么也有門路得到點內幕消息,否則,幾乎可以歸為偶然事件的暴賺永遠都不可以作為投資的目標。總有個別股票的收益率高于大盤平均水平,如果僅據此就得出“只賺指數不賺錢”的結論,是沒有道理的。
那么,從會計統計的角度看,指數大漲是不是就不能有人賠錢了呢?那也不是,股市永遠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再大的牛市也照樣有人賠錢。可問題是,在今年這個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牛市的時段里,有如此大面積的投資者不賺錢甚至賠錢就不能說是正常了。從已掌握的情況看,造成“只賺指數不賺錢”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年初股市剛剛啟動時不敢入市,行將年中股市開始快速上漲時,猶豫不決沒有入市,7月的新高點終于讓某些人鼓起勇氣入市,股市卻進入了“8月急瀉”,一些人“3400點入市,2700點逃市”,這么炒股焉能不虧?
我以為,投資股市最根本的東西是要“看清”大勢,也就是通過充分地吸納各種信息,科學地分析實體經濟以及資本市場的基本形勢,以此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別再相信什么“中國股市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中國股市就是個投機場所”之類的言論,哪家股市不是一點點發展進化起來的呢?時至今日,仍帶著10年前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今天的滬深市場,不是一葉障目又是什么呢?
今年年初時,盡管還看不出明顯的經濟反轉的跡象,但資本市場的估值體系卻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造成這一變化的直接因素就是通貨緊縮:通縮將使市場要求的資本化率降低,從而客觀地推升資產的估值水平。2月底,我在《上海證券報》發表過一篇“通縮預期是本輪行情的重要支點”的文章,談的就是這樣的道理。但連我自己也很清楚,在那樣一個悲觀情緒濃重的時段,這樣的觀點很難受到關注。
那時候廣受輿論關注的或許就是“泡沫論”了,有人在滬指已站上2500點的時候仍不能明白估值體系變化的道理,反而根據僵化的理論(其實都是他們自己的理論)大聲指陳滬深股市有泡沫,而沸沸揚揚的“泡沫論”,也確實阻礙了部分投資者入市的腳步,當然責任還得投資者自己來負了。不過,最近有兩個現象不知這些投資者注意到沒有:其一,也許是受了美國大片的影響,當初宣揚泡沫論的人已把泡沫的香蕉皮拋到2012年了;其二,大談“只賺指數不賺錢”的人大多是當初唱空股市的。或許這是想告訴大家:雖然我對大勢的判斷是錯了,但不賺錢的事實你不能不承認吧?
除了不分析大勢外,普通投資者最經常犯的另外一個毛病,就是盲目追求所謂的“板塊輪動”。我不否認,從局部均衡的角度看,股市確實存在某種板塊輪動現象,但問題是,有什么規律性的理論可以指導我們去事前(請注意:必須是事前)發現這樣的機會呢?如果沒有,那么,所謂的“追逐板塊輪動”就只能是一次押寶,或者說得更難聽些,就是下賭注!科學,既不解釋,更不支持這類賭注。如果說下賭是“十賭九輸”的話,參與板塊輪動的投資者大面積虧損也就沒什么可奇怪的了。實際上,當我們判斷清楚大勢特征時,最佳的策略是投資指數,或者那些與大盤正相關的藍籌股。或許有人說這樣賺得不多,顯然是受了錯誤投資理念的影響。科學的邏輯告訴我們,投資價值取決于收益和相應風險兩個量,當你為了獲得一定數量的收益而承擔超過相應程度的風險時,你的投資價值是降低的。
最糟糕的還數“追漲殺跌”,盡管人人都明白這樣做的危害,但仍有人把握不好,“3400點入市,2700點逃市”就是再鮮活不過的例子了。那么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有人說是“3000點出,2700點入”,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憑什么當初能判斷出2700就是低點了呢?要是能,何必要到3000點出,3100點、3200點,甚至3300點出貨豈不更好?事后的結論,如果找不出必然規律,永遠只能是“事后諸葛亮”。我倒覺得,那些3400點入市的投資者,也許按兵不動才是明智選擇,因為那些沒有明確信息支撐的股市波動永遠是我們事前掌握不了的。如果堅信牛市特征沒變,倒不如“咬定青山”,或許明年此時你正在家里擺慶功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