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個月來,在美元持續走軟的不利局面下,國際社會通過制造輿論和貿易保護政策對中國頻頻施壓,讓人民幣升值的市場預期重新升溫。升值,中國經濟的復蘇前景會受到何種程度的沖擊?不升值,美元疲軟和貿易保護不斷加碼,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接受本報采訪的專家認為,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既不能一味地消極回避,否則很可能會給美歐國家貿易保護主義貼上合理的標簽;也不能被動回應不合理要求提高人民幣匯率,重蹈日本“廣場協定”之覆轍,應在轉變自身經濟結構的同時改善對外貿易環境,避免人民幣匯率成為眾矢之的。
變招1綜合外交牌:該出手時要出手
在應對人民幣升值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上,中國政府應該打“綜合外交牌”。因為中國政府多年來只注重通過單一外交談判來解決貿易爭端,但由于欠缺對國際貿易規則制定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談判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政府要學會調動一切有利因素、打出綜合外交牌來解決與西方國家的貿易摩擦。
也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政府可以采取擴大波幅、緩慢升值的策略,即在美元波段走弱、國際壓力較大時象征性升值,在美元波段走強、國際壓力相對較小時抓住時機貶值,短期內可應對目前國際上再度顯山露水的人民幣升值壓力。
變招2出口退稅制度亟須調整
在本輪金融海嘯中,國際市場需求疲軟,通過提高出口退稅率來保出口的做法收效甚微。中國對出口退稅制度應逐漸弱化政策工具職能,而將其作為消除雙重征稅的基本貿易制度,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退稅機制,并將實現零稅率作為長期目標。把對出口導向型企業的補貼、對有關產業的扶持放在其他環節,如政策支援、費用減免等,使相關政策真正惠及中國企業。
變招3力推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也是美歐國家迫使人民幣升值的理由。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在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中減少匯率風險,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并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一狀況。加之國際金融危機環境下美元走弱,更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前邁進的機遇。
變招4結構調整治本為上
除了靈活的應急措施之外,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根本在于,政府應加快結構性調整的步伐,通過提高居民相對收入、增加社會性公共產品供應、開放服務業等措施來刺激居民消費,以緩解產能過剩引致的出口壓力。同時還應加快國內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取消扭曲性的外資政策,鼓勵中國企業走向海外,以緩解雙順差規模甚至改變雙順差格局。
變招5善用經貿規則維權
要解決貿易摩擦,中國官方還需加強對國際經貿規則的研究,善于運用法律規則來解決貿易摩擦,維護國家和企業的權益。
(摘自11月4日《香港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