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創業板市場宣布正式啟動,30日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將集中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本報合作媒體——新浪財經特別邀請了幾位嘉賓: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民族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徐一釘、銀河證券研究所總監張新法、北大證券研究所所長呂隨啟、《創業家》雜志社社長牛文文,一起回答投資者問題。你想知道如何投資創業板?聽聽眾多專家有何建議。
問題一:創業板風險有多高?
納斯達克一半退市 在香港基本是垃圾板
水皮:從市盈率角度來講,創業板企業相對偏高,一些公司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產品嚴重單一,相對的就是依靠一個兩個人的效應,市場也相對單一的。日本和德國的創業板是關掉的,我國香港沒有關,香港基本是垃圾板,幾分錢的、幾厘錢的股票都有。納斯達克的成功,主要是出現了微軟,出現了英特爾這樣的公司,但是大量的公司1:1的死亡,今年上1600家,同時1600家退市,沒了。這個大家很少提起。如果真的創業板也能出一個兩個微軟這樣的公司,即便其他公司全部倒掉,我覺得也算成功。因為它對國家的貢獻,對世界的貢獻太大了。我們特別希望出現這樣的公司。
創業板為什么風險比較大,是因為它的成長不確定性,我們可以成立公司,兩年就可以上市,只要有兩年的業績、利潤就可以上市,但是中小企業很多公司過不了三年的,前兩年因為這個,因為那個,還行,到第三年就沒了,到五年的周期就更短。小企業風險大是大在這個地方,理論上講因為風險大,所以不會受到人家的追捧,從一般的投資角度講,正因為不會受到大家的追捧,所以價格偏低。但是一旦這個里面出現個別成功的企業,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講回報相對來講就高。這個高收益是體現在這個地方,而不是說現在高舉高打。
徐一釘:剛才說成長性,有個數據,從A股市場來看,在過去的三年之內,2005年到2008年,主營業務收入每年增長超過30%的公司只有74家,連續超過50%的只有16家,凈利潤增長每年超過30%的是122家,超過50%的只有43家。如果這個窗口放大到更大更長的時間,五年甚至八年,能夠入選的寥寥無幾。這是主板。作為中小企業上完了創業板以后,是不是真能像現在所預期的都能走得很好呢?是要打一個問號的。換句話說,從全球的創業板來看,納斯達克是成功的,除此之外,我印象當中好像沒有其他創業板是成功的。
問題二:估值市盈率是否太高?
關鍵看成長性,半年一年后或許會下降
呂隨啟:納斯達克剛上市的時候,它的估值體系也比主板略微高一些。但這是跟兩個市場的特點不一樣有關系的。主板市場是針對普通的企業,創業板這個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只有兩高六新這種特征的企業才有可能符合到創業板進行交易的條件。所以,二者不能用同樣一個體系去衡量。
而且這個市盈率的高低,還有一點要去看動態的,而不能看靜態的。因為我們在創業板上市的這些企業,一個是有高科技含量,第二,有創業的特征,第三,它有很好的成長性。而成長性的快慢決定了它動態的市盈率,也許發行的時候,你看著略高一點,把成長性考慮在內,可能就沒有那么高。現在包括主板市場,有一些質地非常好的股票,市盈率看著也是非常高。結果這只股票仍然在漲。為什么呢?散民可能都看不懂,覺得這只股票市盈率這么高,是一個繡花枕頭,怎么股價還在往上漲。但是對這些公司進行仔細深入分析的投資者就發現,這只股票成長性非常好,這樣就會出現什么問題呢?下面季報或者年報公布的時候,發現它的業績是大幅度提升,市盈率反而降低了,比其它股還低。
所以,創投公司這類發行的市盈率,看著現在是高,但是經過它把未來的成長性考慮在內,也許半年、一年以后當它的業績披露出來之后,你會發現市盈率可能又不是想象的這么高了,關鍵是動態。也就是說它有足夠的高科技含量,有比較好的成長性,那么這個市盈率可能就會降下來。如果這個成長性沒那么高,或者是高科技含量是假的,現在即使市盈率不高,將來也會更高,這個東西很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