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企業市值縮水一覽表
消費 八龍頭平均“瘦身”六成
從2007年初開始,以匯源果汁、百麗鞋業等為代表的內地消費概念股紛涌香港市場,凱歌頻傳。誰知,僅僅一年多時間,市場形勢驟然生變,百年不遇的“大蕭條”近在咫尺,在港消費股遭遇重創。
根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粗略統計,包括蒙牛乳業(02319.HK)、雨潤食品(01068.HK)、安踏體育(02020.HK)、李寧(02331.HK)、小肥羊(00968.HK)、統一企業中國(00220.HK)、百麗國際(01180.HK)、味千中國(00538.HK)在內的八大內地龍頭消費股在港市值一年內平均縮水6成,其中味千中國、蒙牛乳業、安踏體育等16日收盤價分別較52周最高價縮水79.8%、74%和73%。數天來,隨著資本市場利空消息頻傳,消費股更是連日下跌,昨天,安踏、李寧、味千、百麗等股票分別下跌12.7%、8.94%、6.44%和5.94%。
回看2007年初,匯源果汁上市出現萬人空巷的認購場面,凍結資金2250億港元,成為香港股市歷來凍結資金第五大新股。此后,百麗國際、統一企業中國、味千拉面等都曾經在內需概念的推動下獲得不俗的收益。
上海道邦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容時介紹,當時消費品類企業受香港投資者追捧的原因有三:一是國家“拉動內需”的宏觀經濟戰略;二是境外投資者受到蒙牛2006年創富神話的激勵;三是當時內地金融機構直接投資試點可能破冰。
但隨著次貸危機的到來,到今年,安踏、小肥羊等知名消費類品牌赴港上市已經難演神話。加上“問題奶”事件等食品安全問題的曝光,蒙牛等龍頭企業市值大幅縮水,僅9月23日復牌當天,蒙牛即暴跌6成,牛根生等管理層資產蒸發近50億港元。
另外,更多走在上市路上的消費類企業被凍結在途中。“危機形勢下,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這些曾經的投資巨人紛紛倒下,他們自顧不睱,哪有精力再進行新的投資。”一家此前積極籌備香港上市的內地消費企業高層抱怨。(記者 于兵兵)
房地產 眾大鱷千億身家“蒸發”
港股萎靡,房地產股也“難逃一劫”。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以來,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市值縮水嚴重,“縮水率”普遍在80%-90%,“蒸發”掉了千億資金。
2007年10月起,香港恒生指數從31958點的歷史高位開始回落,至昨天最低已跌至15230點。記者通過統計發現,絕大部分香港上市內地房企的股價也是在去年那一時段漲至歷史最高,至今下跌更為慘烈。
根據地在北方市場的SOHO中國 (00410.HK)上市至今正好1年,股價最高11.98港元,根據521682萬股流通股計算,市值最高時約為625億港元,而昨日該股收于2.14港元,股價縮水82.14%,市值則相應縮水逾513億港元。根據地在華東的綠城中國(03900.HK),上市2年多,股價最高19.72港元,根據153736萬股流通股計算,市值最高時約為303億港元,而昨日該股收于2.68港元,股價縮水86.41%,市值則相應縮水約262億港元。
南方的企業整體情況最糟。如碧桂園(02007.HK),上市近1年半,股價最高14.18港元,根據1636000萬股流通股計算,市值最高時達2319億港元,而昨日該股收于1.69港元,股價縮水88.08%,市值則相應縮水達2043億港元。還有幾家縮水率已超過九成。
內房股去年以來的“大跳水”與房地產市場、國內外經濟環境、整體股市的風向變化等都脫不開關系。從受到的影響來看,市值嚴重縮水顯然讓開發商倍感資金壓力,加上樓市低迷,房企的戰略也在跟著變化,如碧桂園、雅居樂等都已表示下調今年的銷售目標。
與此同時,雖然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展開“救市”,中央層面的政策調整似乎也“呼之欲出”,但業內卻并不看好此舉的短期效果。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雖然降低購房成本對促進成交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現在購房者的心理價位可能要比實際房價低10%、30%甚至50%,而政府所提供的政策給起到的優惠最多不過5%,所以難以改變市場低迷的大勢,開發商“自救”仍是最關鍵的。 (記者 李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