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大救市措施的激勵下,積弱已久的股市終于重新出現了久違的漲勢,投資者的信心也為之一振,眾多央企的增持行動更鼓舞了市場人氣,大盤繼續反彈成為大多數投資者的共識。市場盼望能有更多的利好政策出臺,為節后行情保駕護航,如此,紅十月完全可期待。
不能將“9·19”混同于“4·24”
在三大救市政策推動的反彈中,迄今指數最多漲了29.46%,但據調查,絕大多數投資者資金卡僅增長了5%—10%,這表明暴跌所導致的極端的熊市思維扭曲了投資者的正常心智,低估了三大救市政策的威力,將“9·19”政策救市與“4·24”政策救市混為一談。
為何不能將“9·19”政策救市與“4·24”政策救市混為一談呢?
從救市利好政策的層次看,“4·24”時出臺利好的層次是證監會和稅務總局,而“9·19”增加了國務院所屬四個部門——國資委、央行、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表明本次救市是國家戰略。
從救市政策的力度看,“4·24”時的關鍵利好是推出大小非減持的大宗交易平臺,但由于其中有漏洞,盡管有關部門接二連三地打補丁,市場也不認同其利好效用。而“9·19”的關鍵利好是匯金公司購買三大銀行股以及國資委支持央企回購或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并明確宣布是救市,表明股市政策出現了大轉向,還實實在在地拿出真金白銀向股市注資。
從救市時美國金融危機程度看,“4·24”救市時,美國次貸危機的“黑洞”還未真正暴露,不確定因素甚多,美股指數在12000點以上。而“9·19”救市時美國次貸危機已演化為金融危機,美國政府推出7000億美元的拯救危機方案有望獲國會通過,化解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很大,加上各國政府都在協同救市。此時中國政府救市的借鑒更多,底氣更足,阻力更小,成功的概率大增。
從救市時國內經濟形勢看,“4·24”救市時,CPI高達8.1%,經濟宏觀調控的重點是“雙防”、“一緊”,當時人們最擔心的通脹失控。而“9·19”救市時,CPI已降到4.9%,經濟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變為“一防”、“一保”,6年來首次下調貸款利息和存款準備金率,有望推出一攬子振興經濟的政策。此時救市已成為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救市時大盤的跌幅和起點看,“4·24”救市時,大盤跌幅為51.2%,起點是2990點,平均市盈率在25倍以上。而“9·19”救市時大盤跌幅為70.6%,起點是1802點,平均市盈率降至15倍,救市后的效果自然迥異。
從救市的決心和護盤力度看,“4·24”救市政策出臺后,由于沒有護盤配套措施,效果甚差。而“9·19”救市的配套動作可謂緊鑼密鼓,匯金出手三大行,中石油、中煤能源、中國聯通等一批央企增持,證監會一個月內兩度修改規則,為央企增持在程序上和時間上提供便利,并證實融資融券利好正在準備中。由此可見“9·19”救市是經過精心策劃并有政策保駕護航的,大有只許成功、不容失敗的架勢。
從對后續救市政策的期待看,“4·24”救市時可打的后續牌甚少。而“9·19”推出三大救市政策,市場對后續救市政策預期甚多,盡管這些利好能否落實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大盤反彈30%—50%并非奢望。(李志林(忠言) 本文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博士)
“增持潮”抬高大盤底部
自推出三大利好救市政策以來,本周最大的看點是A股第一權重股中石油出人預料地公布了控股股東增持A股的消息,隨后又傳來匯金公司增持工、中、建三大銀行股、聯通大股東增持股份等消息,本來已經上攻乏力的大盤轉而又變得生機勃勃。
其實,隨著大盤的持續大跌,有相當多的上市公司早就開始增持股份了,由于零打碎敲,沒有形成規模或增持者名氣不夠大,導致來勢洶涌的“增持潮”讓人視而不見,直到類似中石油、工中建這樣的龐然大物出手增持后才引起人們的關注。
據統計,在中石油等增持股份前,已經有35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股份,其中不乏有影響的公司,既有中國遠洋、馬鋼、武鋼等特大型國企,也有保利地產、華僑城等房地產巨頭。為什么中石油和工中建的增持特別令人關注呢?
原因有幾點。一是它們都是在三大利好推出后增持股份的。中石油是央企增持或回購股份的表率,三大銀行股的增持則是匯金公司入市買股的具體體現;二是它們都是A股市場的超級權重股,這4只股票一旦走穩,大盤還愁不穩?三是這幾只股票的影響力非同一般。尤其是有政府背景的匯金公司增持三大銀行股,在全球金融風暴越刮越猛之際,表明我國的銀行系統沒有出現大的風險,可大大穩定投資者的心態。
中石油增持A股的意義更值得揣摩。第一、增持前,中石油集團已持有發行總股份的86.29%,本次增持6000萬股后,僅僅增加到86.32%,對其戰略控股毫無意義;第二、集團公司不去買H股(每股港幣僅8元多),而要買A股(每股人民幣約12元),明白無誤地表示A股與H股不是一回事,不要擔心所謂的“接軌”;第三、中石油A股以16.7元超高價發行,使所有A股投資者被套(更不提二級市場上48元買進者),中石油的這種姿態或多或少會讓被套者得到一些安慰。
從近幾天的市場表現看,大股東尤其是央企大股東的增持,對相關個股的作用極為明顯,一旦眾多央企大股東都出手增持或回購,對股市的作用不容低估。據媒體統計,在224家央企公司中,至少有34家公司有增持的必要,因為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低于25%,在低迷的股市中有失去控股權的危險。其中的22家公司由于現金流充裕且市盈率低于15倍,具有較強的回購能力。
在美國金融危機依然沒有有效化解的情況下,由央企和匯金公司刮起的這股“增持潮”無疑是一劑極為有效的救市良方,它一方面有效地制止了市場的恐慌,另一方面明顯托住了大盤的底部。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央企加入增持大軍,大盤的底部會被越抬越高。而一旦大盤有效扭轉了下跌趨勢,將會造就一批追漲大軍——主體是已經成為趨勢交易者的基金群體。(王利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