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本報報道了德意志銀行日元房貸利率3個月暴漲5成的事件,利率上調的原因是對外拆借日元成本提高。這個理由沒有向客戶解釋清楚,導致雙方產生矛盾。昨日,該行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未來在利率通知書中,銀行將考慮更改易引起客戶歧義的字眼。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國內外資銀行外匯貸存比高達248.1%。這意味著境內、外拆借利率的波動,將很大程度影響外資行外匯信貸利率。但由于拆借利率缺乏透明性,甚至銀行內部人士也無從查詢信貸利率變化的依據。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外資行境外拆借資金的利率主要取決于LIBOR(倫敦銀行間拆款利率),而近日據英國銀行家公會公布的信息看,由于存在不少銀行蓄意虛假報價的行為,LIBOR本身的真實性已受影響。
更關鍵的是,一銀行資金營運中心有關人士告訴本報,由于銀行間拆借主要以詢價的形式進行,這意味著銀行的拆入成本也不一定與當天LIBOR吻合。“除了參與交易的交易員外,可能很多銀行內部人也不知道具體的資金成本,更何況客戶?”上述交易員表示。
實際上,國際市場拆借資金成本的提升不僅令客戶迷茫,銀行業務本身也面臨困境。昨日記者以客戶身份向花旗、渣打、德銀等咨詢后獲悉,滬上外資行已相繼叫停了日元房貸業務,在外匯房貸中僅保留了美元品種。
“目前市場行情不太好,貸款成本很高,日元貸款大概要到4.7%左右,比較優勢不太明顯了,”一外資大行零售信貸部人士透露。而另一家外資行相關人士則表示,外匯貸款額度被削減和外匯管制趨嚴也是導致日元貸款停做的原因。
“除非未來1、2年內市場出現轉機,否則信貸最終可能實現途徑只有人民幣貸款,”上述信貸人士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