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活水效應”系列追蹤報道
今年4月以來成立的新基金戶均持有份額均超6萬
天治創新先鋒基金僅募資2.485億元;華寶興業QDII募資4.63億元……一系列的近況使得慘淡的基金銷售更添幾分寒意。同時,基民對“籃子里老基金”該如何操作多為關注,“不碰新基金”已成為不少基民對于新發基金最為直接的態度。
種種跡象表明,機構資金是新發基金的主要“買盤”,那么,這些機構資金為何敢在大盤震蕩行情下大舉殺入新基金?這些資金抄到底了嗎?
戶均持有份額高度集中
近日,諾安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諾安靈活配置基金共募集8.573億份基金份額,有效認購戶數為10557戶,基金合同于5月20日正式生效。”
記者按照上面的數據粗略計算,諾安靈活配置基金的戶均持有份額為8.12萬份。同時,記者還發現,今年4月以來,新基金的戶均持有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戶均持有比例都在6萬份以上。
4月16日成立的浦銀安盛價值成長基金,戶均持有6.68萬份;4月23日成立的東吳行業輪動基金,戶均持有12.60萬份;4月30日成立的興業社會責任基金,戶均持有11.74萬份;5月8日成立的天治創新先鋒,戶均持有6.34萬份。
另據資料顯示,去年9月股票型基金“閉門”前的最后一只基金——華夏復興基金,戶均持有份額僅為5211份。事隔半年,戶均持有份額竟然相差超過20倍。
機構成新基金主要買家
在基金銷售如此低迷的情況下,究竟是誰敢于以如此高的資金額度來購買新發基金呢?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4月以來成立的新基金,戶均持有比例都在6萬份以上,個別新基金的戶均持有份額高達12.60萬份。由此可見,這些新基金的主要認購群體顯然并非是中小投資者。
某基金渠道經理也證實了上述說法,他表示:“一般投資者認購基金的份額為3~5萬元,而且會分散投資在3~5只基金。即使在基金銷售火爆的時候,新基金的戶均持有份額也一般在1萬元左右。”
業內權威人士告訴記者,基金銷售低迷的時候,為了新發基金能順利成立,不排除基金公司動用部分關系密切的機構的資金進行購買。如此之高的戶均持有額度,其中肯定有不少的機構資金,當然基金公司自購也占一定的比例。
不少新發基金最近確實頗多驚險。以4月30日結束募集的天治創新先鋒基金為例,募資2.485億創出了本輪牛市以來股票型基金募集資金的新低。這個募資額距相關規定的基金成立條件必須的凈銷售額2億元僅咫尺之差。此外,華寶興業QDII基金僅募資4.63億元。
買入資金抄了個小底
對于任何機構來說,都會充分考慮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那么,這些殺入新基金的資金的現狀如何呢?
業內人士認為,從今年4月中旬以來,這些敢于出擊新基金的資金不僅沒有損失,反而有不小的收益,比如浦銀安盛的單位凈值最高曾達到了1.074元,東吳輪動基金單位凈值最高曾達到了1.0227元等等,即使近期指數出現了不小的波動,但新基金凈值普遍都在1元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新基金的累加效應不容忽略,4月中旬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入市的位置在股市的相對低點,而當時敢于殺入新基金的機構資金,目前來看效果是明顯的也是比較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