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持續調整,債務市場成為市場資金的“避風”港。
市場持續震蕩,風險低、收益穩定的債券型基金和銀行“打新股”產品成為了今年投資的主流產品。自今年開年以來,短短的2個多月,中國證監會就批出了9只債券型基金。25日,又一只債券型基金——華安穩定收益債券基金將獲批上市。
記者發現,這些獲批的債券型基金不僅繼承了“打新”優勢,而且在產品設計上也各有所長,有靠“打新+信用利差”增強收益的,有靠“打新+股票二級市場交易”增強收益的品種等等,多渠道的增強收益使得債券型基金進入“后打新時代”。
債券基金“百花齊放”
記者發現,各路獲批的債券型基金通過各種渠道來增強收益,如首只明確信用債投資比例的易方達增強回報就是通過加大對信用債的投資比例來增強回報的。華安穩定收益債券基金則未規定新股上市、權證轉股和可轉債轉股后的拋售時限,準確選擇股票拋售時點,爭取更好收益。同時,未對可轉換債券總體投資比例作限制,為基金靈活配置最大限度分享股票收益提供了可能。
債券型基金進入“后打新時代”有其必然原因。易方達增強回報基金經理鐘鳴遠認為,隨著大量“打新”資金的涌入,“打新”收益或將回落,過分依賴“打新”債券基金的收益勢必受到影響,因此通過各種渠道增強收益成為了債券基金的“流行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