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只基金跌破面值
滬指跌破4000點后,多數基金的凈值遭遇大幅度的縮水。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91只基金跌破1元面值,其中嘉實海外中國股票、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兩只QDII基金還出現了凈值打六折的窘境。
基金打折有增無減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在286只非貨幣基金產品中,91只基金已經跌破1元面值,其中包括5只QDII基金。此外,凈值跌破0.8元的基金數量已經達到8只,而嘉實海外中國股票、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兩只QDII基金凈值還跌破了0.7元。資料顯示,除2005年6月有開放式基金凈值跌至0.75元外,近兩年以來還沒有凈值在0.7元的開放式基金。
從基金管理公司來看,海富通、富國、大成基金公司受創最深,這些基金公司各有四只基金凈值跌破面值;天治、萬家、鵬華、嘉實、華夏、華安、國投瑞銀、國泰、工銀瑞信、長城、博時基金公司旗下均有3只基金凈值跌破面值。值得注意的是,天治、新世紀、天弘等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其旗下所有的股票基金均已跌破凈值。
“打折”基金弱者恒弱
從跌破面值的基金表現看,弱者恒弱的趨勢相當明顯:數據統計顯示,10月17日,天治核心和天弘精選兩只基金凈值開始跌穿1元面值;至11月9日,共有27只基金跌破1元面值,其中天治核心、天弘精選和中海成長等凈值最低,分別為0.9161元、0.9197元和0.9282元。至昨日,共有91只基金跌破1元面值,天治核心、天弘精選和中海成長,凈值分別為0.7353元、0.7533元、0.7996元,依然位于基金排名的后十位。
另外,跌破面值的多數基金也有一些共性:一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發行的新基金,如光大保德信優勢配置基金;二是去年下半年大盤高點時進行拆分營銷的基金,如廣發聚豐、富國天瑞基金;三是去年下半年大盤高點時大比例分紅的基金,如博時價值增長2號基金。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大部分次新基金選擇在去年8、9月份股市處于高位時建倉,其目前跌破面值的概率就較大;而在去年下半年進行拆分、分紅的基金,由于持續營銷后規模的快速膨脹,也不得不采取高位被動建倉的策略,因此也是“打折”基金的主力。
走出“打折”誤區
在持續調整的市況中,面對諸多跌破面值的基金,很多基民產生了擔憂,理財專家建議,面對這種現象,應當走出幾個方面的誤區:
第一,基金凈值的大幅度打折,不能作為基民大采購的衡量標準。除了之前提到的部分基金弱者恒弱的表現外,還有不少跟蹤指數的LOF基金,由于其完全依附于指數的波動,因此一旦股指再下臺階,其凈值的打折幅度可能更大。
第二,以1元作為評定基金業績優劣并非絕對標準。了解一只基金的未來成長性,還需要結合其是否進行過分紅及分紅的額度情況進行綜合評定,而不應當以單一的凈值做為優質基金的評定標準。由于破面值基金只是一種特定市場環境下的一種現象,并不完全代表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基金的能力。投資基金還是應結合市場環境作出投資決定,而淡化對基金凈值的片面性關注,特別是不能將破面值基金作出投資失敗的定論,更不能棄之不理而失去良好的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