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新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6日表示,實行從緊貨幣政策應側重于“更靈活地使用利率工具”,而不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林毅夫說,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每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收縮信貸規模后,首先排除的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但在就業增長和收入分配的作用方面,中小企業的發展比大企業更為重要。
林毅夫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可概括為“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而這些問題的根源是目前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因為高收入者的消費傾向很低,財富過于集中,導致儲蓄率和投資率過高,而提高利率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
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步伐非常快,但收入分配越來越呈現兩極分化。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利率水平人為壓低,實際結果是讓收入比較低的儲蓄者群體補貼收入比較高的能夠從銀行借到錢的大企業和企業家。
林毅夫分析,如果提高利率,尤其是讓儲蓄利率較快提高,就會改善較低收入儲蓄者補貼較高收入借貸者的狀況,這對于改善收入分配是有好處的。高收入者消費傾向低,低收入者消費傾向高,收入分配改善也利于啟動內需。
目前美國已進入減息周期,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如果中美利差過大,有可能吸引更多國際游資進入中國謀求雙重套利。對此,林毅夫表示,我國的資本賬戶尚未開放,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交易費用高,中美利差本身不足以吸引熱錢。而提高利率可以抑制資產泡沫的形成,熱錢從資產市場獲利的空間減小。
資料顯示,日本德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曾因為投機貨幣升值而有很多國際熱錢流入,推動它們國內資產價格上漲。其中,德國提高利率,增加資本市場投機成本,抑制了資產泡沫化;而日本一直沒有提高利率,從而促使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產生很大泡沫。
林毅夫解釋,在目前CPI比較高的形勢下,如果利率繼續低位運行,則會促使資金流向投資品市場,從而推高房地產、股票等資產價格。
林毅夫指出,資源稅費不合理是收入分配不均的主因之一,也加劇了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資源與環境壓力。他認為,應當改革目前的資源稅費體系,將其提高到合理水平。
林毅夫認為,在資源價格快速上漲后,資源稅費沒有相應調整,使得資源類國有企業占有了產業鏈的多數利潤,這既造成了行業壟斷,也導致收入分配不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