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新股票基金發行的一周。不過,A股市場卻沒有再度出現節前的大漲局面。
其實,沒有大漲還是比較婉轉的說法。實際情況是,在上周的最后三個交易日中,滬深市場都出現了放量大跌的大陰線。頗具代表性的滬深300指數的日跌幅先后達到-2.23%、-0.67%、-3.56%。A股再度重演了今年1月中旬,基金重倉股領跌市場的局面。
屢試不爽的基金發行消息,為何在上周卻導致“基(金上漲)無力”的行情?值得仔細揣摩。
消息面暗流涌動
從市場消息流傳的角度來看,上周市場表明是暖風頻傳的。
周初有基金發行火熱的消息,周末有新基金發行再度擴容的新聞。可見,市場一直期待的新基金的“援軍”是來了。
不過,上市公司的融資信息也越來越確定。盡管備受市場指責,但中國平安的機構路演依然如期展開。平安的高層兵分兩路拜訪了京滬深廣四個城市的主要機構投資者。可以想見,在平安再融資發行木已成舟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能夠表達的反對意見和態度是有限的。
但這并不妨礙機構投資者對于大額再融資保持高度敏感。上周三開始,浦發銀行的連續暴跌,不折不扣地反映了這個情緒。
盡管所謂大額融資方案的規模和具體投向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僅僅憑籍一些傳聞和浦發銀行“正在研究以公開發行方式募集資金,補充核心資本”的公告措辭,就導致浦發銀行在3個交易日內暴跌10元以上。
由保險至銀行、證券,由金融至大盤股,有關融資的恐懼情緒正在機構心中蔓延,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資金面預期下調
而資金面方面呢,不可否認新基金發行沒有改變機構投資者日趨保守的心理預期。
事實上,算筆賬也可以知道,即便是市場能夠保持目前每周50~60億的股票基金發行規模,還是很難沖抵基金自身預期趨于保守時的倉位下調。
根據之前的統計,截至去年末,證券投資基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股2.4萬億以上。每變化一個百分點,就會導致240億的股票遭到拋售。如果本季度內,基金有4個百分點的股票倉位調降,那么將導致上千億的股票拋盤,基本沖抵當季度新基金發行后的可入市規模,當然,這可能只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
根據交銀施羅德的統計,股票和資金的供求狀況是2008年投資者面臨的更為嚴峻的現實。2008年大小非減禁的規模巨大,全部限售股可流通規模達到3萬億以上(2009年大約在8萬億以上),其中又以3月份、8月份和12月份最多。這其中有多少會給市場造成真實的壓力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機構作為相對理性的投資者,在估值高企的時候會有更大的減持動力。
而如果創業板企業大規模發行,無疑會加大股票供給。再融資就更加嚴峻。至少從目前看,機構投資者眼中的資金面情況也是相當不樂觀的。
基金預期保持謹慎
當然,某種程度上,資金只是投資者心理的外化反應而已。如果有新情況出現,這個狀況并非不能改變。而越來越低的市場估值,無疑會為長期投資創造機會。這可能是為什么目前還有一些基金的看法沒有完全悲觀的原因。
交銀施羅德的專戶投資負責人趙楓認為,認為今年A股市場很難再創出去年的高點,但是當調整擠出市場的部分泡沫后,個股和行業的結構性機會仍然存在。從全球看,伴隨著中國和主要發展中國家制造成本的上升,過去幾十年為全球創造低通脹環境的全球化已經趨于尾聲,未來若干年的經濟可能只有兩種選擇,如果發達國家持續減息放松貨幣,主要發達國家將進入滯脹期,高通脹伴隨著低增長甚至是零增長;如果發達國家對通脹上升的憂慮超過經濟放緩的擔心,其經濟可能會陷入衰退。在全球不景氣的環境下,中國經濟還是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未來若干年,中國仍有能力和需要維持相對較高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如果幸運的話,中國的私人消費會逐步啟動,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他預期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合理的增長水平,當市場回到一個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的時候,投資者會積極地尋找處于景氣行業的優勢企業,在危險中尋找機會,而當一批具有長期投資前景的企業步入合理估值區間,市場離底部也就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