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并不是慈善家,只是找到了一種既符合市場需要,又能夠為銀行帶來收益的模式。”在談到“綠色信貸”的業務模式時,興業銀行董事會秘書唐斌如是表示。專家估計,“綠色信貸”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
本著推行節能減排技術和新能源開發的“綠色信貸”也叫做“能效貸款”,無疑成為支持企業節能減排的重要融資方式。
“綠色信貸”契合市場需要
國務院日前發布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這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行動計劃。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何炳光在“2007節能中國高層論壇”上介紹,我國將重點實施鋼鐵、有色、石油化工、化工、建材等耗能行業的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以及工業鍋爐改造的項目,熱點聯產等十個方面的重點工程。我國還將加快水污染工程的治理。“十一五”期間,要新建污水日處理能力1500萬噸,再生水利用能力680萬噸,并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的配套管網建設和運營。另外,我國還將加快電場改造,新建脫硫設施的機組1.88億千瓦等。
這些節能降耗項目的實施無疑將需要巨大的投入。何炳光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要通過十大工程形成2.4億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需要節能投入大概6000億元,而這“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所需的資金主要依靠企業自籌,各級政府安排必要的引導資金給予支持”。
興業銀行行長李仁杰表示,2006年5月,興業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簽署能源效率融資項目合作協議,率先在國內推出“能效貸款”產品。
興業銀行共發放能效貸款27筆,金額4.35億元,可實現每年節約標準煤54.07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84.25萬噸。該行在“十一五”期間還將安排100億元規模支持能效項目貸款,節約標準煤超過1000萬噸。
“要是有十家商業銀行像興業銀行那樣實施綠色信貸計劃,那么中國的節能減排目標將會變得比較容易”,國際金融公司有關人士評價道。
“綠色信貸”需政策支持
興業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朱力勇表示,能效項目改造多存在于“兩高一資”行業,因為越是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的行業就越需要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污染和使用可再生資源。但銀監會在統計貸款投向時并沒有專門的能效行業,因此,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往往被統計進了“兩高一資”行業。
他提出,能效融資項目期限長、管理成本高,在近幾年央行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規模嚴格限制的情況下,銀行可能會選擇將有限的信貸規模資源用在流動性更好、收益更豐厚的信貸項目中去。因此,需要央行在制定窗口指導規模時,對能效貸款不計規模。
他還建議,為了鼓勵商業銀行辦理能效貸款的積極性,建議降低商業銀行辦理能效貸款的稅率,比照中小企業,試行信貸人員盡職免責等。
針對上述政策需求,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葉燕斐表示,銀監會正在制訂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金融機構如何為節能減排工作服務。
另外,銀監會已經配合國家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具體的措施,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節能減排工作中重要性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