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1%。調整為3%。。從最近3個交易日的情況看,滬深股市對這一政策的反應比較過激,上證指數在三日內下跌334點,回落至4000點的水平。
在此過程中,市場各方對印花稅稅率調整政策的出臺理解不一,投資者行為也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夜之間,股市似乎突然從“最好的時代”變成了“最壞的時代”。在這樣的時候,投資者更有必要冷靜、全面、深入認識和理解印花稅政策,否則其具體的投資行為很容易出現偏差。
一般分析認為,調高印花稅的現實意義在于提高交易成本,限制(或警示)過度投機。不過從國際經驗看,印花稅是內涵豐富、功能較多的一種政策工具,各國使用方式多樣,通常都是牛市上調,熊市下調,其調整并不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調高印花稅率的切入點在資本市場,但落腳點卻在宏觀經濟,作為財政政策,實際上與保證宏觀經濟的穩定、健康運行關系密切;股票市場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短期內可能受到具體政策的影響,而從中長期看,其運行的軌跡實質是與宏觀經濟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密切相關。單個具體政策往往難以改變股市自身的運行軌跡。
不可否認,目前資本市場確實存在部分的不理性投資行為。根據證監會公布的統計數據,4月單月的股票換手率,滬市A股為119.74%,深市A股為140.17%,前者創造了94個月以來單月換手率的新高;今年前4個月,滬市A股換手率接近400%,深市A股換手率則接近440%。也就是說,今年前4個月中,滬深兩市所有股票平均換手4次,每月一次。截至4月末,滬深兩市市值合計是香港市場市值的113%,而交易量則達到香港市場的610%。
這種高換手率、高交易量說明,部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其目的更多地表現為博取短期股價價差收益,特別是市場在連續消滅2元股、3元股、5元股的過程中,對一些缺乏業績支撐的個股單純做多,已逐步顯露出博傻、投機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調高印花稅稅率,政策意圖就在于提高交易成本,限制投機和頻繁買賣行為,并嘗試通過對市場心理的影響,來警示過度投機,引導投資行為回歸理性,這無疑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應該看到,各國在使用印花稅這一工具時也各有側重、各有訴求。包括本次調整在內,我國已經對這一政策進行過8次調整,可以預見,這項措施今后仍將繼續發揮不同方向的調控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印花稅調整的功效和作用,由于各經濟體實際情況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正如在貨幣政策中,央行頻繁使用準備金率的手段,與理論上對準備金率的判斷和認識也不盡相同。本次印花稅率的調整,相信與歷次調整一樣也無特別實質的不同。
盡管印花稅的調整對資本市場發展趨勢有著一定影響,但從歷史經驗看,滬深股市的運行軌跡有其自身的規律。1998年到2005年,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一直在一個較長的下降區間內,從5%。一路調降至1%。,但自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滬深股市卻一直處于一個較長的下跌區間中。應當說,在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性制度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時,印花稅的調降,會產生一定的政策效應,但卻不能改變市場發展的大趨勢。同樣道理,在股改制度效應持續釋放、宏觀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人民幣升值、上市公司整體素質提高和并購重組趨于活躍、居民投資需求呈現剛性的諸多因素共同影響下,對我國資本市場中長期的發展趨勢,我們沒有理由不做出樂觀的判斷。
這樣看來,調高印花稅政策出臺前的“無理由漲停”與調高印花稅政策出臺后的“無條件跌停”都是不理性的。當前市場投資人對印花稅政策的排斥,這應該也算是不理智的行為。事實上,上周五對證券投資基金操作行為的抽樣調查已顯示,買進量明顯大于賣出量。這說明,盡管印花稅有所上調,但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中長期發展依然充滿信心。
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是高風險市場。投資人入市一定要量力而為,懂得買者自負的原則,在克服貪婪的同時,也要克服恐懼。要看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而要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就必須保證股市發展又“好”又“快”。“好”在“快”前,增長的質量自然是第一位的。要看到管理層正在通過推動上市公司綜合治理,確確實實明明白白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通過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實實在在地引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者;通過完善資本市場交易體系,讓更多的投資人找到自己合適的投資工具和投資標的。面對資本市場正在和即將迎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資本市場發展的前景必然是光明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交易印花稅的調整只是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一滴水花蕩起的一個小波瀾,不會改變整個資本市場積極穩妥的發展態勢,可謂“策”變“勢”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