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同步完善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相關的配套措施
未來利率市場化不能簡單地看作存款利率的自由浮動,其本質上是金融領域一場極其重大的整體性變革。為有效降低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本與風險,未來應進一步夯實各種體制基礎和市場基礎,完善與改革相關的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存款利率市場化對金融運行造成的沖擊。
1.改變政府對銀行業的隱性擔保,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我國長期實行政府隱性全額存款保險模式。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的要求下,這一模式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無成本的國家信用擔保使銀行業運行低效,不利于在銀行業引入公平競爭機制和市場退出機制,也給政府帶來巨大的隱性債務負擔。為此,需要取消政府的隱性擔保,同時建立具有顯性擔保作用的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能為銀行業構建安全的防火墻,防止系統性風險的出現及擴散,保證金融體系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的穩定性。
2.改革銀行業市場準入,建立銀行市場退出機制。為創造一個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需降低銀行準入門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增加市場競爭。同時,建立完善的退出機制,建立金融機構破產清算制度,以盡量減少個別金融機構破產對金融市場的沖擊。
3.推動商業銀行提高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推動商業銀行加快戰略轉型和業務轉型,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引導商業銀行建立健全利率定價機制以及與之相關的績效考評制度,推進商業銀行風險量化系統、成本分攤系統和利率定價模型建設、全面提升利率定價能力和利率風險管理水平。
4.發展金融市場,創新金融產品。未來應繼續擴大市場化定價的直接融資比重,加快發展債券市場,擴大間接融資中市場化定價的比重(票據貼現、理財等影子銀行業務),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同時,要創新金融產品,增加可交易的金融工具,使社會金融資產多樣化,借以同銀行存貸款形成競爭。
5.完善與創新金融監管模式,加強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銀行監管。完善現有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將監管重點從傳統的合規性監管切實轉向風險性監管,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和風險監管分析系統,將監管方式從傳統的事后檢查、補救轉向事前預警、預防。
6.建立同業利率定價協調機制,對中小銀行給予一定的扶植。重視發揮大行對市場利率的引領作用,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大型銀行的窗口指導引導其存貸款利率,最大限度地避免資金價格過度波動。也可以由銀行同業組織相互協商,通過自律性管理確定合理的價格競爭區間,防止無序競爭。存款利率放開后,中小銀行受到的沖擊最大,經營可能面臨困難。可考慮對中小銀行給予一定的保護和扶植。(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 李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