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真懷 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重要任務,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這一表述,是繼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的又一次制度創新,國家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生產力布局必然因此發生積極而重大的變化。
全面、準確、深刻理解新型城鎮化
怎樣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的要求?現在有一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解讀,其中最強烈的聲浪是大中城市又可以進入新一輪擴張期。在我看來,“積極穩妥”四個字正本清源,切中積弊,具有特別明確的針對性和導向性。“積極”就是要因勢利導,支持縣城和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激活農民、農業和農村的根本優勢,把各種有利條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穩妥”就是要趨利避害,限制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27個省會城市和251個地級城市(三沙市屬特殊情況)的擴張沖動,從“三分管、七分建”轉為“七分管、三分建”,提升大中城市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早在200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專門下發了《關于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就小城鎮建設提供了一種整體上的導向。在此后的中央歷次農村工作會議以及有關農村工作的九個“一號文件”中,也反復提出要搞好小城鎮建設。但必須指出,有相當一批大中城市不顧客觀條件,盲目攀比擴大規模,城市經濟的三次產業結構二產占大頭,二產中又以鋼鐵、石化和建材為代表的資源型產業占大頭,而且近年來重型化落后產能還在加劇。不解開這個扣,我國經濟就很難大步推進。嚴重性還在于,這些城市正在透支國家的承載能力,幾乎同時遭遇資源、交通、環境和就業等多方面困難,已經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時候了。
在起草信陽市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報告時,我發現農民愿意進城的很多,其中76%的人更愿意進縣城和重點小城鎮。因此,抓住小城鎮建設這個城鄉關節點,就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方向。這是一個治國新思維,牽一發動全身,具有綱舉目張的戰略統攬作用。如果下決心建設一批縣城和重點小城鎮,至少可以就地吸納2.5~4億農業轉移人口;如果這些鎮的建成區面積以每平方公里投資1~2億元計算,每年就能帶動不少于1.5萬億元的關聯投資,增加兩億人的市場消費。這是一個大戰略,是一篇大文章,是一項大課題,關鍵要看能不能做到目標不轉移,矛盾不回避,精力不分散。
現在,很多行業的前景都取決于農村購買能力,農民的腰包鼓不起來,整個國家就會失去內需拉動力。但小城鎮建設又恰恰需求旺盛,帶動作用突出,具有長期的向好趨勢。引進一個品牌企業、一所知名學校、一家特色醫院,或者建設一個特色市場,就可以把小城鎮搞得有聲有色。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小城鎮的道路、橋梁和房屋建設能夠消化過剩產能,直接拉動水泥、鋼材、建筑、建材、裝潢、冶金和機電等行業;作為一種消費行為,小城鎮能夠引領現代生活,改變量入為出的傳統觀念,現代家具、電器、電話乃至汽車進入農民家庭,實實在在地促進農村消費上一個新臺階。
應當清醒地看到,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經濟政治格局復雜多變,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的市場需求下降,倒逼我國經濟增長的力量從國外轉向國內,從城市轉向農村。這是一個深刻的變化,各國都在應對自身的難題,尋求解決之道。我國必須把握好這個內部調整的歷史機遇,再也不可蹉跎耽誤了。能夠抓住機遇,機遇才有價值。切實用好機遇,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把新型城鎮化放在各項決策的起點上,作出從上而下、以難帶易的頂層制度設計,綱舉目張地打破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約束,走上由內需主導的常態增長軌道,處變不驚地應對各種突發性國際風險和國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