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裴長洪:中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特征與發展趨勢

2007年06月26日16:0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裴長洪,對外開放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第三屆中國財富論壇于2007年4月27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隆重開幕,本屆論壇主題是中國商機與全球合作。以下是論壇實錄:

裴長洪(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所長):

謝謝主席!今天下午我演講的題目叫做“對外開放新階段的特征與發展趨勢”。大家知道從改革開放以來,如果從1980年到2000年為止,中國對外開放經歷了一個成就非常輝煌的歷程。在這20幾年中,中國對外貿易增長速度達到了所有的高峰,中國GDP增長是9.8%,這是80年到05年。也就是說,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要快如現在經濟增長速度的7個百分點。在過去西方經濟學家曾經說過,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這樣一個判斷,從經濟史到中國當代的經濟增長歷史來看,都是符合現實狀況的。

到2005年的時候,中國對外貿易已經達到了1萬多億。在2010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期,我們的外貿總額只有1千億,到05年短短的四年中,外貿總額達到將近1千萬貿易經濟。同時出現了一千億貿易順差,200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同時,中國吸收外資總額也已經超過了6000億美元。所以從近兩年來,從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開放經濟的許多政策措施來看,以及從實踐中的實際情況看,我們把從05年以來對外開放的現象以及政策措施用一個新階段的判斷來概括他。

這樣一個新階段都有哪些特征,為什么說他進入新階段,今天下午我想把我個人的學習看法,向大家做一些介紹。

新階段從總體上看,一個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過渡期結束了,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們有五年的過渡期,五年的過渡期就到了2006年底,也就是說在05、06年這樣的時間段,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將近結束,已經結束,現在已經結束了。

中國經濟引起了全球關注,不僅僅引起全球關注,并且經貿糾紛也在增加。我們對外經濟的塊頭越來越大,因此與貿易伙伴的糾紛、摩擦也在增加。2005年中央提出外貿增長方式,同時提出來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2006年比中央經濟會議提出了擴大境外經濟合作,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近幾年來我們的貿易順差越來越大,到2005年中國的外貿順差已經突破一千億美元,到2006年外貿順差高達1700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又超過了400億美元。今年中央正式提出來減少貿易順差的任務,如果我們今年不做一些努力的話,不做一些減少貿易順差的努力,貿易順差可能會過2000億。就現在的情況來看,突破1500億美元仍然也是有可能的,這樣一個大額的貿易順差,以及與此相聯系的經常項目順差,貿易順差他是在經常項目中、在國際收支里邊中有,中國的戶外貿易有很大的逆差,服務貿易的順差很小,只有100多億,所以評價出來都是大的順差。這樣一個經常項目順差和資本項目順差引起了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現在我們的外匯儲備從去年年底已經突破了1萬億美元。所以說我們現在有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樣的結果就使銀行的流動性增加了,換句話說,銀行的錢很多。銀行的存款余額大大的高于貸款,現在銀行的存款余額超過了33萬億,貸款余額是22萬億,這還是去年年底的數字。也就是說純差達到11萬人民幣。這種大的貿易順差同時又反映國內儲蓄投資關系的不平衡,為什么會形成貿易順差?因為國內的儲蓄很大,投資沒有這么大,根本的原因是儲蓄很大,因為銀行儲蓄、存款不斷增加,但是投資沒有增多。因此,這種儲蓄投資的不平衡,導致國內資源以商品資本形態流到海外去,因此就形成了商品貨物的貿易順差,反映國內投資的不平等。

貿易成本的雙順差,反映了投資與消費需求的不平等。國內投資的需求和消費的需求不能滿足高儲蓄增長的需要,因此投資需求、消費需求不足,導致了大量的國際收支順差。這就是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新特點,中國出現了大額的國際收支順差,不僅成為了我們宏觀經濟中的一個問題,一個新現象,也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新現象。因此,在這一階段,我們觀察他發現開放經濟和宏觀經濟的聯系是空前的,密切的。過去在總結日本經濟增長的經驗時發現,日本通過60年代、70年代高速增長之后,通過2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他的開放經濟也已經達到了這樣一個水平。他的貿易順差,他的經常項目順差也引起了國內、內部經濟的不平衡。因此1985年出現了日元升值,美國、西方幾個主要的國家,美國跟日本談判,確定協議日元升值,日元升值導致了日本經濟后來的一些不平衡。

二,宏觀經濟的調控面臨新挑戰。從2005年開始減少貿易順差,促進國際收支平衡,這樣兩個說法,這樣兩個任務成為中央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任務。原來的宏觀經濟調控叫做控制和調整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經濟過熱這樣的勢頭。原來宏觀調控是這樣,包括行業生產過剩、過熱,要調控他,控制增長速度,要放慢一些。解決經濟運行當中突出的問題,到2005年以后,調控的點就多了,其中一個就是要減少貿易順差,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因此使得宏觀經濟面臨著挑戰,為什么這么說?這里邊有一個兩難的局面,如果從減少貿易順差的角度來看,應當是國內投資增長速度更快,他要更多地吸收國內的資源,更多地吸收國內的儲蓄用于國內的投資,他才不會形成大額的貿易順差。但是我們的投資增長速度已經緩,從投資情況來看,我們要讓速度稍微更慢一些,這樣調整投資的速度和投資的結構就和減少貿易順差。調整調控投資減少貿易順差,要減少順差投資增長速度就要加快,因此宏觀調控的任務更加艱巨。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來看,出口大于進口貿易現象依然存在,今年上午國家統計局統計師已經跟大家說過,有一些行業、有一些企業增長速度、盈利都非常大,比如說鋼鐵,鋼鐵的增長速度非常快。為什么?不僅僅國內需求大,而且出口需求也很大,因為世界產業轉移,出現一個新現象,中國不僅僅是新紡出品大,而且很快要形成一個鋼鐵出口大。我們要大量的出口、粗鋼,這邊進口鐵礦石這邊出口粗鋼,同時進口一些附加值高的鋼材。鋼鐵是一個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降低消耗,節約能源,節能降耗的任務艱巨,他確實有盈利,有需求,這就是兩難選擇。上級政府的要求和實際生活的矛盾很突出。利用政策杠桿更需要內外統籌配套,這些內外杠桿如何利用匯率政策、利率政策,他即要考慮國內的需要,還要考慮對外的需要。對內的需要和對外的需要相互聯系很密切,同時可以利用的短期奏效政策的措施已經越來越少。什么政策措施能夠馬上見效?這其中的政策已經很少了。對于長期措施能夠發生的政策,用起來需要很謹慎。

單項政策使用的效率遞減,比如說匯率調整,政策配套與協調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改革來06年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到了5%,貿易順差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了。這跟日元當時升值的情況有相似的情況。也就是說單項政策的使用,他的效率是遞減。比如說出口退稅的調整,如何進行調整,這就要求匯率政策同時配套使用,怎么做需要有一個合理的搭配。

三,提高開放經濟水平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環節。

現在我們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提高開放經濟水平,今天上午張卓元(張卓元新聞,張卓元說吧)研究員在會上如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確實面臨很艱巨的任務,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看,要說調整經濟結構,本來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應該使第三產業也就是說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繼續提高。第二產業的比重應當是有所降低,第一季度的數據表明,這一任務并沒有達到。第三產業的比重和去年同期相比沒有提高,第二產業的比重繼續在增長,經濟結構仍然呈現出與過去相似的情況。這樣一種情況和我們的開放經濟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聯系,為什么?現在的招商引資,包括促進經濟增長的很多手段,仍然是把第二產業,把發展工業、發展制造業,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我們在招商引資當中,在對外貿易當中發展服務業,發展服務貿易出口仍然沒有出現新的專機。他對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就有一定的影響。

這還涉及到了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涉及到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和平的發展,涉及到了其他統籌關系,都需要、都要求開放經濟水平提高,要轉變外貿經濟增長方式,要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最近這幾年理論界以及實踐部門都提出這樣的疑問,利用外資的政策是否需要政策的使用,也有人說現在我們的資金很多,外資也很多,為什么要吸收外資呢?這樣一種困惑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利用外資的質量水平還不夠。在全球經濟當中,利用外資最多的不是中國,也不是發展中國家,真正在大量吸收外資的恰恰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依然資金很多,外資很多。他為什么還要吸收外資?而且他吸收的外資比我們多的多。像2005年全球吸收外資最多的,第一是英國、第二是美國、第三才是中國。這是直接投資,還不包括正面投資,這就是說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需要利用國外的資金、國外的資源來整合本國的資源進行全球資源整合,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提高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我們這樣的一個發展中國家,現在利用外資已經到頭,這樣的話是過早的。但我們確實利用外資有一個質量水平的問題,正是因為我們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還不高,因此我們的開放經濟水平不能達到更高的要求。這對于我們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個不利的影響。

四、中國因素成為全球經濟協調的關注對象。

現在講全球經濟必然要講中國,無論在世界各地,只要一研究全球經濟,必要講中國因素。2005年初,國際貨幣資金組織,有一個新概念就是全球經濟失衡,就是因為中國有大量的貿易順差,他們用全球經濟失衡這樣一個說法來概括這樣一個全球經濟的新現象,說法的內容是存在的,當然說法本身反映了西方人士、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關注、關切。實際上他們的這種說法是不公正的,企圖把全球經濟的不平衡,這樣一種責任推給中國,這種說法是不公正的。他要求中國在經濟協調、經濟對話中,更多地承擔、調整責任,這是他們一個出發點。他所談到的事情,比如說中國的貿易順差、經常項目的順差,這種情況是可能的。

客觀上,中國又成為某些資源產品和商品的價格決定者。中國在世界上大量購買石油、大量購買資源性產品,成為某些價格上漲和下跌的影響因素,我們同時大量地出口商品,因此全世界到處都有中國物美價廉的各種產品,特別是消費品,我們成為某些產品國際價格的決定者,這是必然的。所以必然引起關注的。同時,我們又成為經常項目順差的大國,國際上經常項目順差大國主要是這幾個國家:中國、日本、德國、石油輸出。中國、日本、德國都是制造業的出口大國,石油輸出國主要是輸出石油天然氣,這些國家成為經常項目順差的大國,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小國經常是逆差的大國,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美國控制的。

客觀上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推動因素,中國每年消費世界能源增量的30%以上是由中國經濟消費掉的,同時世界經濟增長的相當一部分也是由中國因素貢獻的。中國向很多國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和市場。今天神物江小涓(江小涓新聞)研究員講過,我們雖然對美國日本貿易逆差大,給他們提供了很大的市場。所以說這一地區,這一些國家集團,在和中國的經貿關系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所以成為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者,同時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同時中國的貿易順差,中國的外匯儲備,以及中國的人民幣匯率等等,都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因此,這些問題就成為經濟協調,全球經濟協調的內容,今年美國和中國,中美兩國搞的經濟戰略對話,美國的財政部長以及他們的沒美聯組主席都到中國來跟中國的領導人進行對話,其中很多的話題都涉及到中國的突出現象。這也反映出西方人士,特別是美國人認識到,要使全球經濟平滑地發展,需要中國經濟起積極的正面作用,全球人都認識到這一問題。都希望跟中國建立貿易合資關系,都希望在經濟全球化當中,能跟中國經濟增長的高速列車掛上。因此中國因素成為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對象,也成為主要的經濟大國進行經濟協調的關注對象。

五、繼續擴大開放是必然選擇。

這是新階段的特征,我們遇到了一些新問題,遇到了新挑戰,選擇是什么?選擇沒有,只能是繼續擴大開放,而不能走回頭路。中國過去不能專門搞現代化,現在就更不可能了。從中國的要素來看,中國沒有條件關起門來搞現代化。今天上午江小涓(江小涓新聞)講,中國只有勞動,只有勞動要素占的世界比例高,無論是資源還是資本,我們在世界的比重都很小,必須從國外獲得別的要素,我們必須開門。相反美國可以關門搞現代化,因為他的要素太豐富了,他的到時候跟其他的資源要素很搭配、很整齊,因此他可以,我們不行。我們過去不行,現在就更不行。現在我們這樣的經濟規模40%都是從境外輸入的,鐵礦每年的進口需要2億噸,人均消費也不過是160公斤。包括標志性要用鋼材,也是現代化的標志性對象,人均才160公斤是什么概念?這相當于馬來西亞的數字。我們要2020年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萬億美元的時候,人均消費將近300億,因此這樣的資源耗費從哪兒來?國內沒有,因此我們只能對外開放,通過對外開放和發展中解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只能利用兩種資源,在兩個市場當中實現。也就是說中國未來的財富增長要通過開放,要通過利用國際資源和國外市場去實現。現在我們的貿易總額和GDP的比值在學術界,叫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80%。當然這個比值并不說明別的什么,只說明我們很大一部分的生產和交換是為出、為國際貿易服務,為國際社會服務。所以包括各類企業,在座的各位企業家你們應當充分認識到,我們未來的財富增長與開放是有密切關系的。

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進入一個戰略組合,從牛頓大軍根據地打到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戰爭從內線作戰轉到外線作戰。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要特征就是我們從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什么意思?過去我們是叫人家來,叫人家來與狼共舞,在中國的國土上,在我們的領土上開展國際競爭,現在我轉入外線作戰,讓我們的企業家到海外在全球進行國際競爭。

六,我國經濟安全的邊界越來越取決于開放經濟的新進展。

歷史證明中國經濟對外開放證明對中國是有利的,讓人家來對我們是有利的,讓人家來會不會有不安全?會有。但風險我們已經有了很多的經驗,應對這樣的風險,我們已經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學習、可以借鑒。實踐證明這20多年的對外開放我們讓國際資本來,讓國際壟斷資本來,讓跨國公司來,這對中國是有利的。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是更加完善,經濟更加繁榮,這是歷史證明我們走的這條路線是正確的。

經濟安全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今后不存在,今后依然存在,但是經濟安全的邊界已經擴大。我們抗風險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強了,今后經濟安全不主要是國內市場開放的問題,當然國內市場開放也有一些問題,比如說要防止外資企業對管理市場的壟斷,不能讓好處都讓人家占著了,我們要注意國際壟斷資本對我們有些產品市場的壟斷,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需要防止的,但這已經不是主要的問題。我們主要的危險是來至于國際社會的保護主義,來至于世界市場對中國的不開放。我們主要的問題是來至于外部,外部對于我們的不開放,國際保護主義對我們的不開放。世界市場對于中國越開放,中國經濟就越拉進去。所以說今后我們應當使貿易投資的自由化成為我們向國際市場爭取國際市場地位向國際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旗幟,所以貿易投資自由化,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旗幟,過去這是西方殖民主義,是國際壟斷的旗幟,現在我們已經成長了,已經成熟了,這個旗幟可以給我們利用了。

發展趨勢:未來我國開放經濟面臨三個轉變,面臨著從商品輸出逐漸向生產輸出和資本輸出的轉變;在對外開放的20多年來,一方面是吸收外資,一方面大量發展我們的工業化,大量發展我們的制作業,使我們有大量的生產能力和競爭力,我們的商品向全世界輸出,我們成為貿易大國。而且要逐漸地成為貿易強國,有大量的貿易順差,但這不夠。我們要把我們的商品輸出變成生產輸出,所以我們的企業一部分要走到海外去,在國外建立加工生產基地,避開原場地規則對我們的限制,利用我們的資源發展我們的對外經濟。同時我們一部分的資本也要進行項目輸出,2006年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創記錄地達到160億美元。所以說在未來五年,中國會成為資本輸出的大國,除了發達國家以外,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當中也會成為資本輸出大國。大概在2010年我預計中國會成為亞洲的第二大資本處處大國,第一是日本,第二就是我們。我們要在海外建立生產加工基地,要在海外設立分銷渠道,要在海外尋求各種資源,其中包括四大資源和技術資源。

從尋求商品市場逐漸向尋求資源與要素市場轉變。過去開放資源的一切都是為了尋求擴大商品市場,當然我們也有一些企業在海外建立合作關系是為了找資源,比如說找石油、找鐵礦石,收購人家的股權,也有的是進行合作。當然主要的是全球商品市場,怎樣擴大銷路,在這方面我們有一些經驗,但經驗不多,因為多數的外貿渠道是外商控制的,我們的本領還比較稀薄。在未來,我們一方面要繼續擴大海外的商品市場,一方面要尋求資源要素市場,其中包括經理要素、國際網絡的要素,這樣的要素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必要的,對我們擴大開放經濟,取得開放經濟的新進展都是很重要的。

面臨從世界工廠逐漸向世界公司的轉變。前幾年成為貿易大國,生產了大量的制成品,國際社會送給我們一個帽子,說我們是世界工廠。我們自己倒不敢這么說,確實我們是世界上重要的生產加工基地,但這個生產加工基地很大程度上是為跨國公司打工,跨國公司在全球進行著經營生產布局,跨國公司在全球進行價值鏈的戰略安排和定位。把貿易順差留給你,把利潤拿走。未來我們要在這方面有所改變,要尋求突破,我們不僅僅要做世界工廠,而我們要做世界公司,我們不僅僅要把貿易順差留下來,我們也要爭取在利潤的分層比例當中,提高我們的份額。

我在高校演講的時候,有一些研究生問,我們現在只能把貿易順差留下來,利潤被跨國公司拿走,我們是不是很核算,我們會不會陷入平困。我說如果我們現在不這樣,可能我們什么都沒有,如果我們不要貿易順差,不僅僅利潤要不到,我們連貿易順差和勞動要素的報酬也沒有。所以,現在我們只能腳踏實地,現在的階段確實處在國際分工低水平的階段,但是這個階段不可予。但有了這個階段的經驗和積累的實力我們確實應該向新階段邁進。在座的企業家如果你們是世界工廠的一部分,你們今后要學會做世界公司的一部分,努力把自己的企業成為世界公司,這是未來財富增長的新挑戰和新的機遇。

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