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杭州10月3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商意盈、陳曉波)29日,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2013年年度決算報告時,對杭州市城管委提出:“去年買垃圾袋花了8000萬元,為何未在決算中列出?”
這一消息迅速引發社會關注:小小垃圾袋,花費這么高?其中是否暗藏貓膩?垃圾分類成效幾何?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就此事展開了調查。
小小垃圾袋,花費八千萬?
杭州是較早推行垃圾分類試點的城市之一。自2010年開始,杭州市城管委向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免費發放廚余垃圾袋,一戶一天一個。目前,垃圾分類已覆蓋杭州主城區98%的生活小區。杭州市發放的垃圾袋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其成本約為每個一毛六分錢。
針對百姓疑問,杭州市城管委向記者算了一筆細賬:杭州市去年共下達垃圾分類資金計劃8266.11萬元,其中用于購置垃圾袋資金計劃3895.21萬元;垃圾分類實際使用資金為6598.95萬元,其中市區兩級購置垃圾袋實際使用資金2858.93萬元。
此外,杭州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杭州垃圾分類屬于財政專項資金,不屬于城管委日常經費,因而沒有納入部門年度決算。
花了“大價錢”,成效有幾何?
自推行垃圾分類以來,杭州有些小區開展情況不錯,部分小區還推行了垃圾分類“實名制”,但很多小區垃圾分類情況并不樂觀。用來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免費垃圾袋,本可以裝了廚余垃圾后在處理廠進行降解,但在部分居民心中,就只是超市垃圾袋的替代品而已。
杭州市民周靜靜住過杭州的多個社區,發現周邊居民領垃圾袋雖然很積極,但是領了廚余垃圾袋就是當普通垃圾袋用,有時甚至會“冒領”。
記者在杭州潮鳴街道體東社區看到,社區內的垃圾桶分為綠色和黃色,分別用來盛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盡管垃圾桶上有明確標識,但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袋還是赫然放在廚余垃圾箱內,而免費發放的可降解垃圾袋里,也能明顯看到塑料瓶等非廚余垃圾。
居住在該社區的夏大姐告訴記者:“大部分居民剛開始都沒有養成把垃圾分類的習慣,扔進垃圾桶時也是就近。如果遇上垃圾桶蓋子都蓋著,直接往蓋上一放就完事。”
有時候是懶得分,有時候是不會分,而且也沒有監督懲處手段。杭州市下城區去年就垃圾分類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53.44%的市民認為在對垃圾進行分類時容易分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