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污水管網及污水、污泥處置設施建設,建成公明污水處理廠、上洋污泥深度脫水處理廠等設施并投入試運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日、污泥處理能力1000噸/日;推進沙井、燕川、龍華、觀瀾等污水廠配套管網建設,新增污水管網218公里;加快福田、沙井二期、燕川二期等污水處理廠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茅洲河干流中上游段綜合整治工程和深圳河四期、布吉河二階段、大沙河中下游綜合整治等重點工程建設;深化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整治,完成聚龍山人工濕地生態園建設并通水試運行,為坪山河實施生態補水;完成丁山河水質改善及低碳城段景觀提升工程;加快大浪河、南約河等6條支流整治工程,實施沿河截污、河道清淤、兩岸生態化改造;加快推進坪山河干流、君子布河等跨區河流、龍華河等近20條支流整治的前期工作;我市順利通過省人大淡水河、石馬河污染整治第三方評估,名列深莞惠三市第一。
四、聲環境
(一)聲環境質量
城市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全市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平均值為56.8分貝,比上年下降0.1分貝;道路交通干線噪聲等效聲級加權平均值為68.9分貝,與去年持平。部分區域環境噪聲處于輕度污染水平;道路交通噪聲處于良好水平,但沿河北路、紅荔路、北環大道、月亮灣大道、錦龍大道等部分路段道路交通噪聲有超標現象。
(二)措施與行動
加強建筑施工噪聲監督管理。推動建筑施工噪聲防治技術的應用,依法嚴格核發建筑施工噪聲排放許可證,督促中午和夜間持證施工單位提前公示施工信息并落實防降噪措施,對違法施工單位予以曝光。2013年全市共檢查建筑工地6114場次,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228份,罰款金額共700多萬元。
加大道路交通噪聲污染治理力度。在新建改建道路中推廣使用低噪路面材料,在高架橋、快速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道路兩側,建設聲屏障、安裝降噪設施,種植綠化帶,采取禁鳴限行限速等措施減輕噪聲污染。
五、固體廢物
(一)固體廢物處置狀況
全市共收集處置利用工業危險廢物31.57萬噸,處置利用率為100%;醫療廢物9944噸,集中處置率為100%;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為521.69萬噸,無害化處理總量為513.12萬噸,無害化處理率為98.36%。
(二)措施與行動
以規范化管理為抓手,全面強化我市危險廢物管理。針對“兩高司法解釋”的新要求,全面落實1噸以上危險廢物產廢企業的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積極推進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建設,建設完成深圳市危險廢物焚燒處置工程和東江龍崗危廢填埋基地。加強危險廢物跨市轉移管理。對有毒化學品進口企業、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開展專項檢查工作。
開展垃圾減量分類工作,2013年共創建527個垃圾減量分類示范單位(小區);加強全市12座余泥渣土處理設施的管理,采取措施防止余泥渣土處理設施的揚塵和垃圾擴散等環境污染。
六、輻射環境
(一)輻射環境質量
2013年度全市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環境電離輻射水平保持穩定,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在62.9~147.9納戈瑞/小時范圍內,環境γ輻射累積劑量季度累積均值在0.09410~0.2649(毫希沃特/季)范圍內,大氣氣溶膠中氡濃度在6.58~15.23貝克/立方米范圍內,均處于正常天然本底水平;水庫水中總α值在0~0.040±0.008貝克/升范圍內,總β值在0~0.615±0.020貝克/升范圍內,均未超出標準限值;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均在正常天然本底水平范圍內;核設施、核技術利用設備周圍環境電離輻射水平未見異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