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第三方治理靠什么推進?

2014年03月04日15:14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治理模式 間歇運行 污染負荷 治理機制 排污企業

一方面,排污企業由于采用專業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達標排放率;另一方面,政府執法部門由于監管對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執法成本;此外,還刺激了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三得。

工業企業為治理設施找個“管家”,將自己不熟悉的治污交給專業公司,會給排污企業、環保企業、監管部門三方帶來效益和便利。近年來,環保產業界一直在呼吁推動工業污染治理第三方運營的進程,也得到了環境主管部門的肯定和鼓勵。

環境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這是環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創新。“通過市場機制引入專業化第三方,可以使排污企業從自身并不擅長的污染治理工作中解放出來,集中力量投入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去。同時,也帶動環境服務業、保險業、金融業的發展,促進環境科技進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持續發展能力。”

自掃門前雪帶來的問題

治污設施不能正常有效運行,建而不運、運而不足現象多

“占總污染負荷70%以上的工業污染,是當前很多污染問題的主要根源。”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說。據 2010年中華環保聯合會對全國 18個重點流域工業園區調查結果顯示,兩個國家級、7個省級工業園區,100%有水污染問題,78%涉及大氣污染,17%存在固體廢棄物污染。“這18家中有13個工業園區配備了治污設施,但或者閑置或者間歇運行,形同虛設,完全實現不了污染物達標排放要求。”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有效監管,工業企業自覺控污減排的意識比較淡薄。更主要的是,目前我國工業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業自行解決治理問題。

自掃門前雪會帶來哪些問題?文一波表示,企業作為市場競爭主體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難以從宏觀和長遠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自我約束機制。

“特別是受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等因素制約,很難做到每個企業都能建設污染治理設施,即使建成了往往也不能正常有效運行,出現建而不運、運而不足現象,嚴重影響污染治理效果。”文一波說。

為什么要專業化運營?

在治污效率、運行成本、責任約定方面更清晰,更有利于環境監管

在國際上,工業減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業以合同的形式通過付費將產生的污染交由專業化環保公司治理。一方面,排污企業由于采用專業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達標排放率;另一方面,政府執法部門由于監管對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執法成本;此外,還刺激了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三得。

而在中國的實踐也印證了這一點。“專業化運營,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文一波說。桑德集團旗下目前有十幾個工業委托運營項目。專業的環保企業在技術、設備運管、問題應對處理能力方面,要比排污企業具備明顯優勢;同時,通過合同劃定的明確責權,生產企業和環保部門都會對環保企業進行監督,后者對污染治理將極其重視。

對治污設施的專業和重視,帶來的是運營成本的下降和效果的提升。文一波說,生產企業如果不偷排,他們的運行成本一定會比專業公司高。而專業公司運營隨著市場化程度、運營規模的集中度提高,一個環保企業負責第三方運營的項目可以達到上百甚至數百個,那采購藥劑、外包的一些服務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而內部的監管手段會進一步信息化、現代化,還會有成本降低的空間,可靠性也會進一步提升。

在大氣治理領域,很多企業總是抱怨“一分五”的脫硫電價補貼不夠。真是如此嗎?

國電清新董事長張開元憑借多年專業運營經驗揭開了行業的“老底”:對于西南地區高含硫量的煤,一分五甚至兩分都不夠。但對于其他地區,總體來說還是夠的。“如果讓專業脫硫公司來做,還會有合理利潤空間。電廠自己做可能就比較勉強,他們覺得有點緊張,也是合理的。”

而環保部門可能更看重的是第三方運營帶來監管的便利和高效。“以前要面對幾萬家企業,如果將來能夠集中在幾十或者約百家專業公司,那么監管的范圍會大大縮小。”文一波說。更重要的是,環保企業如果以專業運營為主業,其品牌信譽是生命,不會因小失大,自我約束的力量會更強。

化工行業率先有突破?

企業缺乏環保專業人員和管理,經常出問題,被監管部門處罰

從“誰污染、誰治理”到“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的轉變,是市場需求的結果。

文一波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工業廢水治理設施,是業主單位請專業機構設計,然后自己投資建設運營,但后來絕大部分不達標,因為各部分脫節,沒有人對最終效果負責。后來的EPC模式俗稱“交鑰匙”,不達標鑰匙就交不出去。這種模式對工程質量有了一定保障,但是不能保證日常運行不出問題。

而隨著環境監管的日益嚴格,不少工業企業感覺“有壓力了”。特別是重化工企業,污染強度很大,治理設施穩定運行的難度也確實很大,他們缺乏專業人員和管理,經常出問題,被監管部門處罰。“盡管罰款并不高,但他們還是擔心長期下去影響自己的主業。所以開始將設施交給第三方。一些重化工企業一開始是試點一個廢水項目委托運營,現在逐步考慮將全部治理設施打包委托運營。”文一波說。

近年來,工業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已在我國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領域得到試行,取得顯著成效。一些大型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也嘗試著采用此種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如燕山石化委托威立雅水務處理企業工業廢水、上海化工園區委托中法水務處理園區工業廢水,都取得良好效果。

威立雅水務中國區副總裁黃曉軍表示,越有難度的工業治理項目,越是專業環保公司“喜聞樂見”的,也是將來產業發展的重點。“工業污染治理領域很多是有專業門檻的,化工行業是其中的難點、重點。”

文一波說,化工行業污染物來源復雜,不確定性大,生產企業的環境風險大,而他們本身對污染治理并不專長,對專業治理有需求。他透露,煤化工行業在這方面已經有所突破。“我了解很多新建項目的污水治理項目基本都交給了第三方,都是上億元的治理項目。”

推進為啥困難?

“體制內”特許經營會造成市場異化,一定要放開,要引入市場競爭

國電清新是火電行業脫硫特許經營試點中少有的民營企業。張開元說,試點成效很顯著,但推行起來并不順利。

據他介紹,2007年,國家發改委和環境保護部兩部委印發了《關于開展火電煙氣脫硫特許運營試點工作的通知》并組織在火電行業實施煙氣治理脫硫特許經營的試點,這是非常典型的第三方治理機制;2008年,第一批近10個企業參與,國電清新是其中之一。“直至目前,我們做了8、9個相關項目。”

對于專業治理的成效,張開元非常自信,中電聯等有關機構做過總結,效益很顯著。“相關數據都有,歡迎去了解。”他認為,從試點情況看,這是給生產企業減負擔、省心,有效治污但不多花錢的好事。

但據記者了解,這些試點真的就只是試點,至今再無擴大實施范圍。為何企業沒有意愿和動力甩掉負擔專心主業?

對此,張開元直言不諱:治理設施在企業自己手里,通過某種方式可能能省錢。“坦率地講,以現在的監管機制和模式,怎么監管也應對不了全國數以萬計的污染源。當現有的監管方式不能覆蓋所有企業時,排一點漏一點的空間就大了,而企業恐怕就缺乏踏實治污足夠的動力了。”

而在脫硫行業,另一種阻礙則來自于一種表面的市場化。張開元開玩笑說他這次發言,是冒著可能將來在電力脫硫行業“出局”的風險而斗膽做出的。

“當前,一半左右的裝機總量集中在五大電力集團。當他們認為特許經營是潮流的時候,就自己成立公司。從表面上看也招標了,十幾個項目的脫硫設施特許給一個公司經營。但和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的本質實際上背道而馳。”張開元說。

他解釋說,這種操作遏制了充分的市場競爭,社會化的企業幾乎不能進入。 “更為重要的是,一個集團自己成立公司,然后將旗下的企業項目交給它。本質上只是內部分工而已,而將第三方應有的多方監管在內部就給屏蔽掉了。”

張開元說,為了應對現有的招標規定,不同電力集團間還可以互相配合招標,實際上就扼殺了競爭的可能。“從長遠看,這種內部操作將遏制行業的技術進步。”

“這種‘體制內’的特許經營會造成市場化的異化,一定要放開、要引入市場競爭,不要把市場化的力量化解掉了。”張開元表示。

如何推進第三方運營?

建議設立清潔水和清潔空氣基金,維護市場規范運行

上述受訪企業家都對第三方運營市場充滿信心,但他們也都希望政策監管的信號能夠再強烈些。”這個市場是蒸蒸日上的,但環境監管處罰是根本性的決定因素。”文一波說。

對此,張開元建議,要推動第三方治理,推動污染治理的專業化市場化,首先還是要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給企業壓力就是創造對專業化治理的需求。其次是要有一些自上而下推行的配套措施,切實推動市場化進程。

環境商會的建議則更加具體,著眼于第三方治理的“實際困難”。文一波說,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首先要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

具體來講,排污企業自己設計建造污染治理設施既缺乏技術能力又缺少資金來源,而專業化環保公司單獨投資規模較大的污染治理設施也往往力不從心。“因此建議通過設立清潔水和清潔空氣基金加以引導和激勵,支持專業環保公司投資建設污染治理設施,緩解環保公司的資金壓力同時也提升排污企業實行第三方運營的動力。”

他們建議國家從排污收費、專項污染治理資金、國有資產拍賣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設立清潔水和清潔空氣基金,單個達到500億元的規模。基金將采取無息或低息貸款方式,并適當延長周期,以適應污染治理項目周期長的特點。

基金將優先貸款給實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業或環保企業,以推動工業污染治理。在環保企業項目運營期內,企業須按期足額償還清潔空氣基金的資金,保證清潔空氣基金的滾動發展。

據介紹,他們建議先在水污染治理和大氣治理領域選擇10~20家企業進行試點,在獲得較好的反饋效果后再大范圍推廣。同時對申請基金的環保企業,也設定了一定的門檻。

在維護第三方運營市場規范運行方面,環境商會也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為避免出現因第三方治理市場低價惡性競爭,導致治污企業投資不到位、技術不過關。我們建議針對不同類型行業,依據現有經濟技術條件,按照行業污染治理平均成本和運營合理利潤水平,制定工業污染治理的門檻價格,一方面可以保證污染達標排放,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預防市場低價惡性競爭。”

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順利推行,需要消除兩方面的顧慮,一是排污企業對環保公司能否保證治污效果。二是環保公司對排污企業能否及時足額付費的擔憂。對此,環境商會建議借鑒房地產中介交易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中介支付機構。“上游企業先將治污費用存入中介機構,待確認環保公司達標排放后,再由中介機構將治污費轉給環保公司。”

此外,“負面清單”的引入也將督促環保公司愛惜自己的“羽毛”。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政府監管部門根據監管情況,定期向社會公布環保公司的運營成效,對未能達標排放的環保公司給予警告,并限期整改;對于未按期整改或惡意偷排的環保公司,將其列入負面清單。記者陳湘靜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