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打掉霧霾深處的"老虎"--兩會代表委員建言大氣污染治理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題:打掉霧霾深處的“老虎”--兩會代表委員建言大氣污染治理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一場持續一周、波及百余萬平方公里的大霧霾剛被風吹散了一天,北京又現灰色。天上的霧霾容易吹散,人們心頭憂慮的霧霾如何去除?
陸續抵京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不少人帶來了有關大氣污染的議案、提案。他們在思考:在那撲朔迷離背后,還有哪些未被揭示的真相?怎樣才能打掉阻礙治污的各種“攔路虎”?
監測數據造假花樣知多少?
目前,盤點全國29個省份已發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霧霾”成為僅次于“改革”的第二大熱詞。如何緩解“十面霾伏”,保障呼吸安全已是民生最大期待。
霧霾治理中,大氣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之一。一些地方不斷曝出監測數據在改善,但環境質量持續惡化。
據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調查,通過干擾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進行數據造假的方式主要有兩類--
一是修改參數,不達標的變達標。實際監測的排放濃度是1000毫克每立方米,在軟件計算時加了個0.1的系數,結果就成了100毫克每立方米。
二是破壞采樣系統。在設備采樣管上私接稀釋裝置,甚至直接拔掉采樣探頭、斷開采樣系統,致使監測設備采集不到排放的真實樣品。
有些造假手法令人啼笑皆非。“有些排污企業上傳給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是‘垃圾數’。”北京一位環境監測設備生產商說,“監測設備電源都關了,但數據居然還在上傳!”
一位人大代表告訴記者,北方某市多次上榜“全國大氣污染最重城市”,市領導急了,下令嚴查。可是環保局長很“委屈”地說:咱們的監測探頭都設在森林公園里了,怎么污染還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