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在2002年正式關閉前,貴州汞礦是國內最大的汞和汞系列產品的生產基地,由于工藝需要,機選廠和冶煉廠每天排放廢水800噸。廢水最終流入錦江,最后匯入洞庭湖并流入長江。龍江水庫是萬山特區最大的農用灌溉水源地,灌溉面積約8000畝。下溪河兩岸周邊有約4000畝稻田,居住著8000多人。如今,曾經堆放廢渣的尾礦庫已經被固化和覆蓋,因為開山和修路,還能看到露出來的部分礦渣。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整個這片都是渣嗎?
田洪昌:這邊全都是渣,以前留下的渣。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們怎么處理的?
田洪昌:下面全部用鋼筋、五金、水泥,把它噴上去的,把它固化了,穩固起來的。包括兩邊修的攔山溝,下面修的檔渣墻,下面還有一個深的收集池。
固化后的煉汞廢渣
貴州銅仁市環境監測站的甕數據顯示,萬山地區耕地土壤中汞的濃度為0.207-255毫克/千克,超標率為96.15%,最大超標倍數為850倍。記者找到了原貴州汞礦的最后一位書記,他告訴我們,很多工人年輕時就有矽肺病,年齡大了都會出現手抖的癥狀。
前貴州汞礦副書記吳庚寅:它主要是在井下工作的時候吸塵,吸塵造成矽肺病。做冶煉工作的人,汞一揮發之后,汞蒸氣對人的中樞神經直接造成刺激,得矽肺病的人手抖,控制不住。還有一個很典型的反應就是脫牙齒,一口牙齒脫掉的都有。
這位老書記說,當地的一些工人,由于常年在礦里和冶煉車間里工作,大量吸入了汞蒸氣,導致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根據貴州環科院2002年相關數據顯示,直接參與汞作業的城鄉居民,汞中毒患病率達4.18%,各種結石病的發病率位居國內最高水平,各種癌癥的發病率也居高不下。
面對歷史原因造成的汞污染,貴陽清鎮市的居民還能找改制后的企業討個說法。但萬山礦區的居民就沒這么幸運了。由于企業早已破產,任何追究、賠償和治理都已無從談起。而類似的狀況并不止萬山這一處。面對重金屬污染,中央政府已下決心著手修復,那么修復又面臨哪些難題呢?污染耕地的修復,究竟該如何著手?
汞污染土壤修復正面臨困境
在2013年12月30號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負責人說,我國遭受中重度污染的耕地有5000萬畝,對這些耕地,國家正在組織修復。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土壤污染跟其他的污染有明顯的不同,一些重污染的礦產或是加工廠停止開采和作業時,周邊工業排放的污水和廢氣就都會停止,但是對土壤的污染卻是持續的,并一直保留在土壤里,通過下雨、刮風,都會把土壤里的污染物再次變成地表徑流或是揚塵,帶到別的地方,形成二次污染。從國際上的方法來看,以汞污染來說,土壤修復有的是采用熱脫附法,通過加熱或者是熱蒸汽的方式,把土壤里面的汞蒸發出來再回收,但這會破壞土壤中的微生物。還可以采用淋洗法,即把土壤里面的汞淋洗掉,但這會導致污染物進入到水體,而水的處理又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第三種方式是固化法,即通過藥劑,把汞固定在土壤里面,使它不會析出也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這種方法還處于實驗階段。現在普遍認可的方法是植物萃取法,通過種植一些高富集性的植物,萃取出土壤中的汞。但這些含汞植物的后續處理也是一個問題。這些方法都各有優缺點,但是如果處理大面積的汞污染土壤,還沒有一個好辦法,原因就是高昂的成本。
中科院地理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863計劃土壤修復領域首席專家陳同斌:大范圍的一些污染來說了,無論是熱脫附,還是淋洗法,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物理化學方法,通常它的成本都會非常高,或者能耗非常高,那么還有二次污染的風險,所以對這么量大的污染土壤修復來說,它的成本是極其昂貴的。
陳同斌說,從全世界來講,土壤修復都是難題,美國20世紀90年代用于污染土壤修復方面的投資約上千億美元;日本調查顯示,有32萬個受重金屬或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全部修復約需1600億美元;從我國的現實來看,除了植物萃取法外,每畝土地修復成本動輒高達上百萬元,在土壤本身的價值還沒有足夠高的情況下,并不現實。植物萃取法性價比比較高,但修復周期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并且還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制度需要跟進。
陳同斌:你要找到相應的一個場地來進行這個修復工作的作業,那么還有土方的運輸,包括一些儲存等等,會帶來非常多的問題,所以也不是說,完全是一個錢的問題,工程量大了之后,我們就很難去解決。
那么對于土壤治理和修復,到底有什么可行的辦法呢?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曾對此進行過專題調研。他們建議,從發達國家看,治理土壤污染首先是明確立法,美國國會在1980年通過了《環境應對、賠償和責任綜合法》,批準設立污染場地管理與修復基金,即“超級基金”,該基金主要用于修復找不到責任者或責任者沒有能力修復的被污染的土地。對不愿支付修復費用或當時尚未找到責任者的地塊,也可由“超級基金”先支付修復費用,再向責任者追討。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歐洲國家專門有,歐盟有土地修復資金,拿出這個資金來修復的話,因為土地修復是一個很漫長的工程,破壞很容易,建設很難。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仇煥廣:還有就是對一些污染比較嚴重的土地,或者說一些生態比較脆弱的土地就施行休耕或者鼓勵你休耕,就是國家給你補貼,你不需要來種,但是能夠保障你還能夠有一定的種糧的收益。
【半小時觀察】
說到汞污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1956年發生在日本的水俁病。當時水俁灣附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病。它最初出現在貓身上,被稱為“貓舞蹈癥”。病貓步態不穩,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稱為“自殺貓”。隨后不久,當地就大量發現了患這種病癥的人,元兇就是剛才我們節目中出現的甲基汞。從節目中可以看出,貴州的清鎮、萬山已對包括耕地在內的汞污染高度重視,對一些被污染的土地提出了改變種植品種等措施,阻斷重金屬通過糧食、蔬菜而進入人體的通道,嚴密防范重金屬帶來的污染。同時,對現有的耕地進行保護,防止出現新的讓污染,遏制污染擴大的趨勢。在《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專門指出了要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地方開展耕地保護補償。我們也期待著一些地方在這些方面能先行先試,走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