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垃圾分類成了杭州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這不,3月11日下午 拱墅區城管辦舉行的垃圾分類知識講座一開班,來聽講的人就擠破了門檻。“原來只要求5個被列為試點的社區參加培訓,沒想到大家的積極性這么高,一下子來了25個社區。”工作人員小李喜上眉梢。
說到試點進展情況,拱墅區環衛監管中心副主任汪慶根介紹:“工作進程比預想的順利。目前各試點的垃圾分類設施已全部到位,環衛部門還專門購置了兩輛分類垃圾壓縮車。”
居民對垃圾分類是什么態度?
家住清水公寓66歲退休老人陸耀林這幾天一直在學習社區發放的垃圾分類宣傳手冊。他說:“過去,家里所有垃圾都往一個袋裝,現在我知道生活垃圾將分為可回收物、廚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類。可能剛開始會有一點點麻煩,但做這個事情我很樂意,習慣了就好。”
作為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第一批試點小區,清水公寓1107戶居民每戶都免費獲得2個用不同顏色和標志識別的專用垃圾桶,便于分裝“廚房垃圾”和“其他垃圾”。此外,小區居民可每兩個月到小區物業免費領取專用垃圾袋以供每日所需。為了易于市民識別和接受,現階段杭州市要求居民在家中將廚房產生的食物類垃圾以及果皮等與其他垃圾分別投放,可回收垃圾也可投放到“其他垃圾”里或自行出售。有害垃圾由于量少,市民可以將其集中投放到小區的“有害垃圾”回收桶里。
全民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一直是國內很多城市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杭州開風氣之先,難度是不言而喻的。其實,從2000年杭州市就開始嘗試垃圾分類。十年過去了,收效甚微。
問題出在哪里?垃圾分類知識的不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技術配套不完善、大眾環保意識的淡漠等問題,讓這項政策執行起來舉步維艱。
但是,數量巨大的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困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據杭州市統計,2009年該市年產垃圾235萬噸,并以接近每年10%的速度遞增。今年1月,杭州市城管辦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載體,就杭州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征求市民意見,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據有關部門統計支持率高達90%以上。
于是,市有關部門順勢而為,強力推行這一惠民舉措。按照規劃,上半年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完成試點工作,建立分類收集處置體系,完善相關技術標準與制度管理,年底達到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率40%的目標,并以年增20%的速度于2012年達到80%的目標。
一位市民在給市領導的信中說:杭州在打造最清潔環境的同時,也是在打造最清潔的人。當垃圾分類成為全體市民的習慣時,或許標志著市民素質歷史性的跨越。
|